千江雪《了不起的穿越者》黎明尽头投了1个深水鱼雷    应如是《万人嫌厨神试图摆烂》苏怀荒投了8个深水鱼雷    Parhassus《悬日》稚楚投了1个深水鱼雷    
文案
偶尔的小牢骚以及其他
内容标签:
 


一句话简介:短介绍

立意:

  总点击数: 6632   总书评数:6 当前被收藏数:29 文章积分:780,046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随笔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点滴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3289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那一世——关于仓央嘉措

作者:苏*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那一世——关于仓央嘉措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信徒》

         一

      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歌名叫做《信徒》,但是长久以来,它有着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做《仓央嘉措情歌》,虽然并不是仓央嘉措的作品,优美的字句却真实的描绘出了民间传说中这位传奇人物所应该具备的情感,因此而被误传为仓央嘉措写下的诗歌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第一次听到仓央嘉措的故事是在刚刚加入河图群的那段时间,河图在墨村的时候写了一首歌叫做《拉萨乱雪》,里面有“幻想着玛吉阿米的容颜”这样的句子。《河图乐书》第四期做了一个关于《拉萨乱雪》的专题,有文章提到了六世□□仓央嘉措的情歌(或称情诗),这才知道那句著名的“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便是出自于他的藏诗汉译。虽然经过考据,这两句古体诗是翻译者曾缄先生根据原本的诗意自己发挥补上的句子,应属于曾先生的原创,但热爱着仓央嘉措的人们宁愿相信,这极具意境的句子,乃是出于仓央嘉措的本意,是他不愿意受束缚羁绊,向往自由和爱情的真实心意的写照。

      作为唯一一位没有在布达拉宫留下灵塔的□□喇嘛,作为极少数能被不懂藏传佛教和西藏历史的人们记住法名的活佛,作为一个二十五岁就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雪域之王……他的故事,自诞生之起便注定带着无法抹去的传奇色彩,叫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能写出“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这样缱绻刻骨的诗句的僧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一向是个具有极端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寥寥几言的生平介绍就能让我动容。比如他被藏匿起来的十年,比如他雪夜幽会情人的传说,比如他不愿受比丘戒的固执,比如他悲剧性的早夭,比如为他死后正名的几番起落波折……历史有太多遗留的谜,那些交代不清的空白,就成了爱戴他的人任意发挥的土壤,滋生出无数美丽的花来。那些花,有着再详尽的史书记载都不能吐露的芬芳!

      换句话说,他很适合后来的人YY。

      其实真要从学术方面进行严肃的探究,他的生平和他的诗句或许就不会那么浪漫而感染人心。可我不想参与讨论他的诗句究竟是真的为“玛吉阿米”写的情歌,还是隐晦的映射当朝政治和抒发对佛理学习的感悟……在多数人的心目里,政教领袖只是他的身份,而不是他的灵魂,既然如此,他的诗句,姑且,就把它们当成是情之所至而生成的缠绵悱恻吧——毕竟无风不起浪,格鲁派那么多世的□□喇嘛,为何就只说他不守清规,放荡不羁?以此而推,至少他的确写过多情的诗句,才会有那些真真假假的传闻吧?

      “佛家不兴诗家兴”,正是因为这些传闻故事,他才是活生生的、温暖的——一个大众愿意接受的形象,无数善感之人YY的形象。

      某种程度上来说,仓央嘉措早夭的悲剧也加重了这种YY的戏剧效果。公元1706年,长期盘距拉萨参与政务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拉藏汗以“不受清规,是假□□”的罪名上奏大清康熙皇帝,请求废黜仓央嘉措,关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书籍中都有详尽分析,也就不多说了。最后的正史记载,那一年,仓央嘉措被押解回京,病死于青海湖畔,享年25岁。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如此年轻就去世,怎不叫人扼腕?而且在他死后十数年的时间也证明了,他只是康熙想要除去和硕特部、准噶尔部等蒙古部族,从而统一西藏的一个政治牺牲品——其真相是,康熙假意承认拉藏汗扶持的假□□,但并不予以册封。而当六世□□真正的转世灵童找到的时候,再加以保护供养,培养他成为和中央统一一心的政教领袖。经过数年准备,大军征伐的物质基础和时机都已经成熟,就在准噶尔部野心勃勃将拉藏汗消灭,意图染指西藏的时候,清军一统藏区的最佳时机到了。

      准噶尔部被消灭,清政府支持的七世□□成为新的政教领袖。直到乾隆年间,才变相的,真正的恢复了仓央嘉措六世□□的身份。

      宗教最终要为政治服务。康熙年间的统一,不光是武力上的臣服,而是连精神上也和中央政府保持了一致,这是真正的统一。

      而要达到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最终结局,仓央嘉措的“死”是必须的。他不能不死,他不死,拉藏汗不会罢休,清政府也无法布局。

      因为“必须”,所以他的死有很多谜团,民间后世解读起来并不详尽,以此而衍生出的各种YY版本,堪比精彩的小说。

      人们宁愿相信他是没有死的,一边游历一边弘扬佛法,看着挚爱的土地因为自己的牺牲而变得和平繁荣,然后淡然一笑,飘然离去。

      之后的岁月,他成为被历史抹去姓名和身份的人,但却以一个至情至性的诗人形象,留在了更多人的记忆中。

      听说在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至今还留着仓央嘉措的肉身塔。相传他从青海湖边逃脱一直到64岁圆寂,最后的落脚处就在那里。

      二

      和仓央嘉措相关的故事零零碎碎的看过一些,最多的评价是“风流活佛,神王诗人”,这说明多数的人接受的仍然是这样一个敢于向世俗礼法挑战,多才而多情的年轻僧人的形象。

      最近看了一本书《仓央嘉措诗传》,文中举了很多例子,力图从学术上来证明仓央嘉措的诗歌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情歌”,而是以情寓理的佛理诗或政治诗,至于他本人,也不是什么风流情种,只是在政教方针上心存困惑,从而变的惫懒的少年人——这样的解构固然有合理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合理,但我还是宁愿相信,这个人,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传说,之所以民间形象如此丰满,那是因为这就是他的本性——那么鲜活的充满烟火气息的一个人,比史书的冰冷字眼要可爱的多。

      所以,他还是可以YY,适合YY,值得YY……他是个很有爱的人!

      我的小窝里头有人问,怎么影子最近对和尚这么感兴趣……好吧,我承认这个问题有点历史原因——先是游览了几个西域石窟,对佛教传播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后来看了小春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又和豆浆mm十分激情的把鸠摩罗什YY了一遍,小春多次提到了仓央嘉措,就又想起了河图的《拉萨乱雪》解析文……其实鸠摩罗什和仓央嘉措,一个是佛教翻译家,一个是诗人——完全是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不同教派不同人种……全身上下除了剃发出家没有一点相似的两个和尚,不过还是不妨碍大伙儿朝同一个方向YY。

      其实还是挺想看到有人写仓央嘉措的小说的。小春说了,就连独自历经艰险九死一生前往西域取经的玄奘法师都能被古人YY成一个懦弱胆小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反倒要靠一只猴子救命的和尚(还是名著啊),为何别的高僧就不能被YY呢?是不是亵渎,见仁见智,但对于普及佛法和历史知识,倒是确有效果的。

      关于仓央嘉措的歌曲也有很多,个人觉得吴虹飞版本的《仓央嘉措情歌》很好听。此外谭晶的《在东山顶上》也取自他的诗,朱哲琴的《央金玛》专辑里有原版的《信徒》和《六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最近朱子岩的单曲《那一世》,歌词就取自《信徒》,但词作者却写了仓央嘉措的名字,是种谬误了,曲子美则美矣,却没有藏区的风情。不过歌名取的不错,很狗血,顺来做本文题目了。

      最近迷恋上和尚大概算是种“缘法”吧(笑)。那一世,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时空里精彩的生活;而这一世的我们,却只能从零星的简牍传说中窥觑一角,然后拼凑描绘出心目中的形象,而那个形象,有一千个人,怕就有一千种不同。

      大概,这就是历史的乐趣所在吧?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1877/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