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演员天职

作者:月亮稀饭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四时农(9)


      “微信到账4218元。”

      十个人仿佛没见过世面一般围着中间商,看他指挥雇佣的工人将一筐筐还未彻底熟透略微有些硬的西红柿被抬到货车上,倾入车厢。

      “这样就可以了吗?”

      “这两筐采摘得过熟了,不适合长途运输,下次你们要按照这一筐的西红柿的硬度来采摘,七八成熟就行。”

      “好的。那我们先走了,过几天采摘了新一批的再给你送过来。”

      “4000多块钱是多还是少啊?”

      林年开着电动三轮车载着五个人一起回家,其他人骑着电瓶车坠在后面,车上的程卓婷忍不住问道。

      “不知道啊,不是说西红柿的采摘期有一个多月么,咱们现在只是采摘的第一波,不知道距离下一波采摘是多久,如果一周才一次,每周都能赚2000多块钱的话,一个月不就是4次?那就是8000多块钱,对吧?”

      “账是这么算没错啦,但是西红柿的批发价是不是也会变,今天的西红柿多少钱收的?”

      “1.1”

      “那就是3800多斤,还怪多的。”任宛掏出手机点开计算器,计算了一下。

      “刚刚在路上听到你们算账呢?”林年把车停在院子的棚子下,摘下棒球帽,捋了捋凌乱的发梢。

      车上的人等她把车停稳,纷纷跳下车来,骑电动车的也陆陆续续驶进大门,“林年,你把三轮车往里推推,我停这里就关不上大门了。”陆姳喊道。

      来到客厅,林年提议大家把账算算,这样对之后的安排和收入也有个预想。

      “田姐,你们当初租地的话,总的价格是多少,包括西红柿和辣椒?主人家应该是把他们种子和前期管理的费用都算在了里面吧?”

      “地租的成本按照一年两季,一季600元租的,这样一亩地就是1200,但是如果到拍摄期间正好还可以种植作物的话,之后退租给他们家的话,会同样把种子费、管理费、人工费用转给我们。大棚的话,因为他们的大棚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所以只是在土地租金的基础上加了200元的使用费用,每个大棚850元。”

      “好的,谢谢田姐。”陆姳在账本上记下数字。“那就是4亩地4800元,大棚先不算。”

      “我们之前买肥料和器具的价格是多少钱来着?”谭婉问道。

      “我查一下微信支付记录……一共是550,老板抹零了。”

      “但是喷雾器这些成本要全算在西红柿里吗?辣椒还有后面西葫芦、黄瓜都要使用,它属于耐用消耗品吧?”

      “那就把这些东西单独列出来……不对,付钱的时候是一起付的,没有明细,那就以后的计算利润的时候,不算这些东西了。还有药物的成本,前期管理主要算在了租金里,膨果期也打了几次药防治病虫害,一共是2320元。所以算下来两亩番茄的成本在:2400+550+2320=5270元。”

      “这次的收入是4218,如果之后还可以采摘3到4次,考虑到西红柿价格的波动,今天那个老板说1.1是高价了,往年都是0.6-1.5之间波动,咱先按照最低价格算,毕竟后续其他农户的西红柿也开始上市了……今天采收的这些一共是3814斤,按照3800斤,0.6元算就是2280元,那就是后面这一茬西红柿采摘期结束,咱们还能再收入至少6840元,加上这次一共是11000多?如果按照1.5算就是每次5700元,一共17000多?”林年也掏出手机计算价格。

      “所以按照总收入11000多算的话,才赚这么点吗?按最高价算赚得也不是很多欸。”林沛岚不由得发出感叹,“农产品市场价这么不稳定的吗?我记得帝都超市的西红柿将近3块一斤,我还嫌贵,结果农民到手才这么点钱?”

      “咱们成本是往高了算的,后续这些成本抹除的话,还能多赚一点。不过,是的,农民就是赚得少,菜农其实已经是相对好一些的了,毕竟蔬菜比粮食的价格高而且成长周期短。”

      节目播出后,跟林沛岚发出同样感叹的不少,豆瓣小组里一个飘红的精华帖写着:“西红柿价格大调查!???”

      1:我先说我们家的,我家就是鲁省当地的,西红柿零售价就在1.8/斤,考虑到我们这里也有种植的,运输费用也比较低,所以价格偏低。

      2:我在上海,不同的西红柿价格不同,但基本上都在2.4/斤往上。

      随着讨论的人变多,更多人关注到农民的收入上,微博上甚至出现了热搜词条,被节目观众看到,转回小组。

      “陆姳,你有没有单独给西葫芦和黄瓜记账呀?我也想看看到时候我们可以卖多少钱,毛利润有多少。”

      “哦,之前只是按照内容和日期记的账,那我重新做个表格,然后分类管理吧,然后我把各自得表格分别发给各小组的小财务?”

      “好的。”聊过天,谭婉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呀,竟然7点了?咱们算了这么长时间呢?你们没人喊饿呀?”

      “看我手里是啥……”任宛举着手里的零食给谭婉看。

      “给我分一点。”林年和谭婉异口同声把手伸过去,一边接过零食,一边问:“晚上谁做饭?”

      “能不能叫外卖啊……”

      “村里也没人有人送啊……”

      “我记得出村500米那里不是附近的小中心么,那里有个饭店就可以点菜吃。”

      “节目组会不会不允许啊?”

      “不然就吃面吧,我来煮,咱们用俩锅一起应该比较快。然后林年帮我切葱花,搞调料。”

      “那我们干脆去大棚加会儿班得了,我看到一些西葫芦和黄瓜已经可以定植了。”

      “啊……这么卷的么,好想躺平啊……”最常喊累的任宛过不然再一次嚷嚷起来。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不是女人的锅,而在于人本身作为一个群体性动物同时也作为个体必然在和另一个个体产生关联的同时也产生矛盾。

      一个宿舍四个人就会产生无数的生活习惯上的磨合问题,更何况是在一个综艺节目里,十个人不只是生活在一起,工作也在一起,因为个人脾性,很多小矛盾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说任宛吧,人不错,但是力气小,干活儿慢,人一多就总是磨洋工,很多人想说,但是毕竟在拍节目,总不希望把矛盾闹大。

      崔灵灵和任宛参加过同一个节目,对她的脾性了解更多,只好找了个节目组排不到的地方,捂上麦,明里暗里提醒了几句。

      然而任宛却说:“放心吧,我这是打造的人设,只是嘴上说说,但是你看我干活还是很积极响应的,不是么。而且,我看到别人干活,可是可劲儿地开夸了的,我觉得提供情绪价值也很重要。”

      然而话是这么说的,节目外的观众可不这样认为,早就因为她总是嚷着“卷呐,躺平呐”,喊“累啊”,干活慢的问题吵起来了。

      #[聊天室]小组作业好怕遇到这种人啊……

      1:干活不会干,喊累第一名

      2:我真的无语,我们有好几次小组作业,每次别人一分配任务,她就开始推三阻四。

      3:别提了,公司这种人更多,我都想换组了。

      4:友情提示楼上,换组也不一定管用,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楼上上,这可不是女生的锅,我遇到的男同事更茶……

      5:播出到今天一共才干了多少活儿?施肥的时候,她不在林年组,后来也没去帮忙,弄种子也只是沾了两下手,播种子,别人弄完了三行了,她还在第一行,最后还是程卓婷干完她那一块床土,过去帮她种完的;摘西红柿是大家一起摘的,但是别人都摘完两趟到头了,她才摘到中间,人家毛苑跟她摘的同一垄超出她那么多,结果她叫人家等等她……,现在又这样,我真的无语。

      6:不理解,这是想黑红么?打造人设也不能是这样吧?

      任宛的团队也在关注播出的情况,经纪人紧急联系了《四时农》的制作团队,辗转找到了制片人的电话。

      “喂,杨姐,最近的舆论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我注意到大家好像对任宛的评价不是很高,我想问问剪辑内容我们有多大的商议空间?”

      自从节目制作播出以来,制片人和导演已经接到了不少电话,有经纪人,也有品牌方找上门来的。

      “你目前看到的这些内容已经是我们尽量减少剪辑她的话后的结果,如果再剪辑的话,当初签约的时候预定的占播出时长的百分比就没法保证了哦。”

      “会减少多少?”

      “我们一小时的节目,当初任宛签的合同是保证单人镜头至少有10分钟的时长,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她所在小组的工作占当期节目的主要部分,时长会有所增加,会有20分钟以上,这样的话之后播出的时长就会有所减少,这都是当初说好的。按照现在这种情况,如果减少不利于她的镜头,那她每集甚至会少于10分钟,而且重要的是,她有时候和别人一起出镜,这种我们很难控制。”

      “按照现在的进度,播出到今天这一天劳作中间还有几期?”

      “有4期呢。”

      “那这样,这四期的话,我们这边承担任宛的时长缩水的后果,麻烦你们降低一下负面评论的可能。我这边也会提醒任宛的。”

      “行,那我们的合同我让法务那边更新一下条款。”

      “杨姐,这一期怎么剪?”导演看到杨袁雪拿着手机走进剪辑室。

      “素材你们都看完了?”

      “看完了,已经粗剪除了一稿,你要不要看看?”

      “目前谁比较突出?”

      “还是那几个人,谭婉、陆姳、林念、然后是顾蓝尹、冯博丽。”

      “任宛呢?”

      “一如既往。”

      “刚才是她经纪人打电话过来,觉得我们的剪辑有损她个人形象,让我们这边可以控制一下时长……你觉得可以相应地把时长加到谁身上?”

      “那就谭婉和顾蓝尹?”

      “再加一个林年吧。”杨袁雪快进着看了片段,“我知道谭婉和顾蓝尹都是我们制作公司签约的艺人,加在她俩身上无可厚非,但林年确实表现也很好。她是不是就和我们这个节目签了一年的合约?”

      “好像是吧,这个你是不是得找一下公司的经纪商务部门了解,我只管拍摄。”

      “我挺看好她的,希望她能撑得起喂给她的资源,不要让我失望。如果让我满意,我甚至可以帮她把经纪约转到我们公司旗下专门的经纪公司。”

      “那她可走运了呀。”导演不置可否,继续看剪辑工作,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262747/4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