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

作者:雨令山人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四十七章 旅行(六)


      第四十七章旅行(六)
      吃过茶点,几人继续往前,远远就看到下一条匝道整个被透明材料包裹了起来,仿佛水晶宫一般,让大家很是好奇。走近一看却是用一整个匝道做的超大规模“曲水流觞”,入口处说明如下:
      1、本曲水流觞入门费100元;
      2、允许自带饮品食物,但不可带气味过大或是会沾染容器的饮品食物;
      3、如自带食物,入口右侧流具领取机处可领取流具,杯盏为饮料用,高脚盘碗为食物用,过大食物请用刀切碎;
      4、自带食物放入水中时,可放置名牌指定拿取人,但并不能完全避免被他人取走,请确定接受此种情况;
      5、如欲自带流具,请交给工作人员检验是否可以放入水中,并留下送货地址,如流具被他人取走,一天内会清洗干净寄到,邮寄费自负;
      6、浅黄色小舟为回收船,用过的流具及垃圾请放入此舟,勿乱放;
      7、小亭/小屋里的笔墨纸砚乃是为雅集而设,请大家自觉勿浪费;
      8、如需琴棋书画道具,小亭/小屋中有呼叫设备,请向工作人员申请。
      下面还有一行手写的注:“虽然看上去透明,但是其实我们使用的是高科技材料,透光透风但是却会保持内部恒温恒湿,请大家不用担心天气问题。”
      看来跟工作人员询问这个问题的人实在是多了点,工作人员受不了不得不加个注了。

      几人通过透明材料看着里面雅致而变化多端的曲水流觞——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地面的路线变化了,有不少线路是从空中越过的,漂亮的杯、觞、碗从透明的雕花槽中漂过甚至是随着小瀑布的水花落下,花纹和器型更显清晰,格外漂亮。而有些路段掩映在各种装饰甚至是小建筑如门廊纱帐中,又有不同的氛围。而各座位和小亭/小屋之间,布局巧妙,正是往前一步可以有和邻座畅谈畅饮的热闹,往后一步可以有独酌无相亲的清净。再想到那句“恒温恒湿”就更是心动了。然而,在扫荡完那两车点心后,几人中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还能吃得下喝得下任何东西了,只好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往前走去。
      尧尧很是遗憾:“真可惜,刚才不要吃那么饱就好了,怪我,说要在那边吃饱午饭。”
      仙达却很是豁达:“留点念想也不错,而且我们回程还路过这里的,到时候要是方便,我们再来啊。”
      几人一想也是,这才释然,继续往下一个匝道走去,而修夫心心念念的漂浮物匝道就是再下一条,是特别长而平缓笔直的匝道,在这个距离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几人辨认一番,那确实是风筝不是气球,而这些风筝飞的也并不高,此时的风也不算特别强,不知道用什么手段保持了风筝的漂浮,各式风筝高高低低沿着桥两侧分布,而中间是一条空旷通道,此时正午又没有合适的风,只有零星几人在风筝下漫步往桥下走去,但也可以想见天气合适时大家在此处追逐嬉戏放纸鸢的场景。
      几人遥望着风筝匝道,争论起风不大时此处风筝的漂浮原理来。
      “难道是用无人机挂着?”这是尧尧的猜测。
      “唔,小型无人机确实便宜好用,但是这里虽然现在风是不大,但是这么高这么空旷,起风的时候风肯定还是很大的,小型无人机的抗风性很差,撑不住的吧?”这是仙达的理性分析。
      “而且那些风筝还在不规则的摆动,从刚才到现在还没有重复,如果要用无人机实现这一点,程序天复杂了吧,用在这里未免浪费。”这是乔乔的理性分析。
      “猜来猜去做什么,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这是修夫的迫不及待。
      几人按捺住迫不及待的好奇心,先走到近处的这个匝道口,在这里只见到一个简单的围栏,围栏上的招牌是“交通广场旱雪场”。旱雪场,难怪刚才在侧面看去感觉和原来的桥身差别不大,没看出是派什么用场的。这个匝道转弯颇多,利用坡度和转弯自然形成了滑雪道,用智能气垫滑板模拟滑雪的感觉。但地面毕竟是硬质的,就算上面加上了软质材料,无论如何也不能跟雪面比,为防止危险,每个参加人员身上都必须挂上护具。旱雪场的装备复杂,不是到处随便能见到的,也很吸引几人的兴趣,但是看看此时盛夏正午的灿烂阳光在场地上反光成了一片晃花人眼的白,场地上空空如也的景象完全可以理解了。自然几人也没有冒着烈日玩旱雪,还要包上各种护具让自己变成移动式蒸桑拿的兴致。于是几人只在围栏处围观了一下场地设备和门口的投影广告上各种在这个旱雪场滑着旱雪耍酷的影像,就继续往下一个风筝匝道走去。
      这次轮到乔乔恋恋不舍了,这种在从前完全无法实现的东西总是难免引起他的兴趣。仙达看着他偷偷回头看好几次还以为大家没看出来的表情,无语的把手遮上乔乔的眼睛拉他看向前方:“别看啦,真有兴趣的话,这里又不远,回头寒假来玩好了。或者我们回头去查查,说不定还有更近的场地呢。”
      乔乔吓了一跳,很是不好意思,赶紧目视前方,作无事状:“这个匝道口好像没有门呢,那和鲜花匝道一样是完全开放的场地了。那恐怕没有什么特别装备?不然没有看管也不放心啊。”
      “风筝是不需要什么特别装备,就是不知道怎么保持这些风筝那么整齐的低空飞在桥两侧的。”
      说话间,匝道口到了,几人就觉一股风迎面而来,不由面面相觑起来。
      “这种风力是够放风筝了,但是没道理就这里风大吧?”乔乔很是诧异。
      几人快步走上桥面,四处张望想找出是不是什么设备产生了风,未果。仙达连桥外侧都伸手去摸了一番,也没感觉到任何风源。不过这个过程中他倒是发现了风筝整齐的低空飞的原因,那些风筝下的根本不是风筝线,是钛合金细杆,虽然小,已经足够撑起轻巧的风筝,而又不会坚硬到无法摆动,于是风筝在风中摇曳甚至上下漂浮的动态都依然会出现。
      几人探究半天没有结果,于是拿出手机上网查询去了。
      “富阳交通广场,风筝匝道,原来做立交桥的时候,就是风特别大,原因不明,可能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这个区域风大而且风向很是平稳,于是改造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放风筝用。自然的神奇,在人造物上也会体现,这就是其中一个。”仙达读出其中一个查询结果,抬起头来:“原来是自然形成的,也许是因为地形,也许是因为附近的建筑,也许是因为更远的环境,说不清楚。我们都太拘泥了,只想着设备的力量。事实上自然的力量更神奇,而且更节约。最近有些讨论,就在说我们现在的人,对能源太不知节制,什么都想着用设备来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使用化石能源,当时的人也觉得能源无穷无尽,但不过一百多年,就开始说能源危机了。所以我们认为的无尽能源,如果我们不改变使用能源的观点,说不定几十年后也就不再无尽了。”
      乔乔作为化石能源紧张时代的亲历者,很是赞同,同时心中在反省自己,不过这么几年,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跟着浪费能源了,果然由俭入奢易啊。
      尧尧却是有点不开心:“这个说的是很有道理,不过咱们现在不是反省的时候吧,达达你这么一分析一反省,玩的气氛荡然无存啦~~~”
      仙达楞了一下:“对不起,是我不对,那咱们就沿着这个风筝匝道慢慢走下去吗?乔乔要现在把车子喊过来还是下去再喊?”
      乔乔噗嗤一笑:“仙达你这话题转移的,太生硬了吧。那我现在就发信息好了,省的我们下去了要等。”
      说笑间气氛又轻松起来,几人在风筝“行道树”的“树荫”下,慢慢往下走着,吹着凉风,欣赏着各式风筝。很快就回到了车上。
      出发,下一站。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656619/4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