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避世的日子

作者:喜鹊飞过麦田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十七章


      赵季晖出现在这里自然是有事情。
      他最近也挺忙的。5月份的时候厂房落成,后面一系列员工安置以及企业建设他都是全程参与的。之前的时候机械厂虽然有好几家,但是体量都不算大,有个简单的工厂架构就可以顺利运行下去,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并不少见。他自己参考了已有的规模稍大的企业结构以及相关企业架构的书籍,寻思弄出来个企业内部办事流程和内部职责分工。两边就这两个问题一阵扯皮,那段时间还挺热闹的,反正楚从婧偶尔也会听到村里人谈论。
      这种问题目前对于普通员工来说没什么关系,他们要做的就是生产机械,销售的事他们都很少关心。所以虽然几家在这些事上来回拉扯,只要工资照付,他们也乐意吃瓜。
      赵季晖帮着楚从婧把小麦种完后坐在地头,拍了拍旁边的位置,“坐下聊会儿?”
      “坐这儿聊?”楚从婧嫌弃,但还是四下看了看,找了个田垄,勉强算是和他面对面,“您最近不是春分得意着呢吗?怎么有空找我聊天?”
      “我这能算春风得意?”赵季晖摆了摆手,“其实是有点事想问问你。”
      “什么事要问我?我就是一个破种地的而已啊。你最近应该有不少可以商量的人吧?”赵季晖现在也算是打开了局面,至少村子里的事他能说得上话了,至于信任这种事,得看后面的成果。
      “我觉得这个厂子得成立一个技术部。”
      “???”
      “不仅仅是针对现有技术的教学,还有技术改进地工作和职责。”
      “……”
      赵季晖看着她,没再说话。楚从婧有点懵的回想了一下,“挺好的啊,怎么了吗?”
      “你也觉得挺好的?”
      楚从婧点头,“对啊。”
      “那你说为什么会不愿意呢?”
      “谁不愿意?”
      赵季晖沉默了下,“很多人。”
      很多人就不止管理层的人了。
      楚从婧握了握水杯,企图扛住秋日夜幕降下来后的凉意。“你,去过工厂车间看过吧?是什么样的?”
      赵季晖自然是去看过的,之前的工厂车间是纯粹的人工劳作。不管是切割焊接还是喷漆,都是工人拿着器械手动操作。之前在厂房搭建时,他就提议购进一套车床设备,可是当时没有回应,是后来村子里的那位三爷爷后来也提到说车床设备,才算是勉强进了一套自动车床设备。但是现在厂子落成,他又去车间看了看,工人使用车床的次数很少,那套设备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置状态。
      “其实你自己也知道原因对吧?”楚从婧又问道。
      “……”赵季晖当然知道。他之前分析过厂子里工人的人员构成。大部分的工人是村子里的中年人,年轻人要少一点,因为稍微有点拼劲儿的年轻人都乐意往外面跑一跑,这几年村里情况可以了,留村的年轻人才多了一点,但是也是有断层,而且学历普遍不算高。
      工厂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出力气吃饱饭的地方。
      村里物价低,粮食什么的也不缺,唯一缺乏的可能是娱乐活动,去市里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对他们而言时间是最低成本的付出。
      “所以,这种事情只能循序渐进,我给不了任何建议啊。”楚从婧看着沉默的赵季晖,“唯一能给的建议,就是把企业做大啊。”
      “但这像是一个死循环啊,企业做大就不可能只依靠人工操作器械,车床之类的设备不能只被当做摆设。”
      楚从婧叹了口气,站起身,“先去我家吧,我有点饿了。”
      这些天因为一直在地里忙,她都是早早的在电饭煲里放好材料定好时间,回家后只需要炒些菜。
      楚从婧在厨房炒菜,赵季晖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她家的房子是很久前盖的了,隔音效果不好,也没有抽油烟的设备,赵季晖在这边可以清楚的听到香料入锅时的滋滋声,也能闻到菜品入锅后的香味。他忍不住又揉了揉眉心。
      “喏,你的饭。”
      赵季晖闻声看了一眼,一桶泡面被推了过来,是老坛酸菜的。他有些疑惑的看了她一眼,楚从婧会错意,“不喜欢?那还有红烧牛肉的。”
      “不,老坛酸菜的就行,我不挑。”赵季晖下意识的拒绝了更换选项的提议,随即又反应过来,“你不是在炒菜吗?”
      “菜焖上了啊。”楚从婧解释,“而且我马上就走了。热水在那边的壶里,我才起的,你自己倒。”
      “哦好。”
      晚上的菜是丝瓜炒鸡蛋。楚从婧把能吃的丝瓜摘了个七七八八,吃了挺久,现在还有几个。不过不管怎么样,这盘丝瓜炒鸡蛋卖相还可以。
      赵季晖在楚从婧对面坐这吃泡面,楚从婧还给他找了根火腿肠也在面里泡着。赵季晖觉着眼下这么情形,什么谈心的氛围都没有了。
      电视开着,里面在播着地方新闻。两个人吃完的时候,电视里的地方卫视已经在转播总台新闻了。楚从婧麻利的把桌子收拾了一下,把锅碗放进了自动洗碗机里面,又回过来掏了个橘子递给他。
      此时电视里的男主持人正好在介绍各地丰收情况。两人一言不发的看完了新闻联播。电视里开始闪过各地天气预报的时候,赵季晖起身打算走了。已经七点半了,他在人家女同志家待着不太合适。他本来是觉得有点无力,楚从婧算是村子里第一个帮他的人,所以想着来找她说说话,要说真的盼着她出主意,可能有点,但也不太现实。
      “其实……”楚从婧有些犹豫的开口,“我觉得你有点心急了。”
      “心急?”
      “对。”楚从婧点头,“其实我是明白你的想法,也能理解。但是,即将接受你决策的人可能不能理解。”
      “为什么?”赵季晖想听听她的理解。
      “你是有去过之前的厂子吧?”楚从婧说,“我之前也去过,我爸爸以前也在这几家厂里工作过一段时间。最开始与其说厂子,更像是大型作坊。工人们的工资是计件的,有活就有钱拿,没活就没钱拿。我不太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但是应该比那个稍好一点?”楚从婧有些不确定。
      “计件制?”
      “对。这几年网上的销路打开了,他们的工资应该稍微稳定一点。但我不确定他们的工资计算方式是不是还是这样。你最近应该有关注到这些吧?”
      赵季晖想点头,可是他是真的还没注意到这点。因为他来的时候,村子里的机械厂借着前年的一场春风起飞,他到任的时候几家机械厂都不太缺订单,每日里村里总要过辆卡车。村子里在厂里工作的人看着收入都还不错,所以他最开始也没注意到这点,只是先想着上层结构的改革。如果说之前厂子里采用的这种方式发工资的话,他的提议确实是跟几家人和厂里工人的利益有一定冲突的。
      厂子里的工人正经学过车床操作的没几个,他们一进厂子用的就是那种手持的小型机械。就算他们知道车床更便利,但是学习操作是要付出时间的,闲暇时间的时间不值钱,可是上班期间的时间可就值钱了。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不缺订单的时候,自己在学机床操作,别的工友在工作挣钱,损失的是真金白银啊。这订单一阵一阵的,谁知道自己学好后厂里的生意怎么样呢!几家负责人肯定也不乐意,好不容易得来的订单因为这种问题受到影响,到时候说不定生意就没了。
      这也怪不得工人短视,毕竟之前就这样,说不得哪天你就在家里歇上半个月才能再开工。
      赵季晖觉得自己好像抓住了关键点,匆匆的和楚从婧道了别,去了村委的办公室。之前因为联合办厂这个事,几家都有送各家的财务报表过来,这个时候倒是方便了赵季晖。可以看出来他们送的财务报表就是报税时用的报表,赵季晖仔细翻了翻,最近两年生意好,员工的工资确实看不出来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在早一点的时候,这个差别确实还是挺大的,不同分工工资不同,但是单个员工的工资起伏也很大。再早点的时候,甚至也有一个月公司和工人无进账的。
      厂里的工人更像是临时工,现在看着人员稳定,事实上很不稳定。虽然确实是多劳多得,但是这种模式完全依赖订单。订单跑下来了,才开工,避免货品积压在手里。结合现实,其实是很聪明的方法。但是这种情况下,愿意去学技术的人就很少了。做好的东西肯定是已经卖出去的,目前已有技术足以应对收到的订单,而且学技术的时间可不发工资……
      这么看来,自己的这个想法确实是有点着急……
      现在企业收到的订单量并没有到了催促企业进行技术改革的地步。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226835/2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