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008-小哑巴要学四相(关于生理哏)
008-小哑巴要学四相(关于生理哏)
姬高至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
那场周禅和他一起在台上演了《学哑语》这个活儿。
按说这活前前后后演了没有五十也有二三十回了。
但偏偏那回,演完之后两人台下楞是有一周没怎么说话。弄得其他人还以为这看板组合要闹掰的节奏,整个“姬家班”都笼罩在了一种不安的气氛中。
姬高至自己知道,他这小欠嘴估计是说错话,惹人家不高兴了。
台上,到了“小哑巴表达想娶捧哏妹妹”的这段儿了。一翻二翻都照常装傻的看不懂小哑巴的表述。到了第三翻,小哑巴拿起了桌上的布头当做盖头和他当台三下鞠躬,学了下传统的拜堂礼。
“哦~你说要和我妹妹结婚啊!车呢房呢彩礼呢?”拉下盖头两手一摊,弄得是哄堂大笑。
观众是乐了,可是他却分明的看见了周禅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完了完了,自家员工工资水平什么数他还不知道么。出了名的穷得一批,上周刚闹掰那姑娘好像就是因为嫌弃他没家底和他拜拜的。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么。
节目是照常演完了,台下却分明瞅着自家儿子开始躲着自己了。哎,说好的台上无大小呢,亲生的搭档还是得自己哄回来。
“禅儿啊,咱还年轻,天涯何处无芳草!好姑娘多的是啊。”纠结思考了一周后的某天晚上,姬高至在卧室对着他边上床铺的周禅大兄弟说。
“……?哥你说什么呢?”周禅边摊着被子一脸的莫名其妙。
“你女朋友分了的事儿,咱深表同情。对不住啊,不该拿它砸挂的啊。”老姬道歉得很诚恳“所以你就别再生气了,啊。”
“…………嗯”周禅用他的十六核大脑思考了一番,总算大致猜出了个前后因果所以然来。
“哥”。小禅儿,不对,此时已经是我们玉树临风的周小哥了。周禅小先生颇为无奈的笑了,“哥你这爱瞎脑补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啊。上周咱家门口和我瞪死鱼眼的那是我妹妹,月末手头紧来问我讨零花钱的,给的少就给气跑了。这周呢,我在准备下月给师父外省演出用的新活段子,所以没什么时间。你到底是怎么编的故事才会变成我失恋丧志又干生闷气的啊。”
……诶?他堂堂姬大侦探推理失误了么?感情一周时间白纠结了,明明都已经预想好了傻儿子感动得在他怀里抱头痛哭,他安慰安慰顺便竖立起一个慈父形象的场景的。咦?怎么不按剧本走捏?
“咳咳,嗯。”回以一个尴尬而又不是礼貌的笑容。“没事就好,呵呵呵。早点睡吧,明早还要早起晨练呢。啊哈哈哈,啊哈哈哈。”
“噗,嗯,好。”估摸着周禅这周是真的挺累的。躺下没多久,就传来了一阵小小的呼噜声。
周禅是睡着了。姬高至这边呢,则继续开始了他的脑内小剧场。
哎呀,差点还以为自家孩子是到了叛逆期要不好管教了呢。就说么,哪有那么容易生气的。
不过话说回来,他居然还有个妹妹啊。想想自己就独生子一人,要不是他这“童养徒”陪它一窝每天唠唠嗑,日子还真挺无聊的呢。
如果自己也有一个妹妹的话,他家小禅儿会不会和“小哑巴”段子里一样,某天突然跑来跟他说“我想和你妹妹结婚”之类的呢。那样的话他就成了那什么来着?大舅子?他大舅?自己好像还是他“爸爸”来着,门内也还能算是个不同师的同辈师哥。艾玛这关系要不要这么乱啊。
转念一想,这孩子长大了,恐怕迟早有一天也是要从他们家搬走的。待搬出他的屋,然后取上一个漂亮媳妇,再生一个大胖小子什么的。莫名就有种“独守空房的空巢老人”的感觉。
而那时候他俩如今的这番“父子关系”,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倘若只剩下舞台上的捧逗搭档,总归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唏嘘的。
哎呦!是不是得给他准备点嫁妆什么的了呀?要真哪天人家姑娘要车要房要聘礼的,咱们也能拿得出来。真是的,怎么越发有种老父亲要嫁儿子的心态了呢,莫名焦虑。
罢了,我倒要看看,是哪家的闺女这么大福分能把我儿子给拐回去的,可得给他好好挑挑人把把关。毕竟也是和他拜过N十次堂,睡过十N把年的人。这点发言权总归还是有的。
【……未完待续】
——我是正文分界线——
知识点1-【什么是生理哏】
生理哏,是相声包袱中的一种。指演员根据残疾人,如聋子,哑巴,口吃,盲人的生理缺陷设计的包袱。大多属于“学”的范畴。
拿“身体残疾”当包袱这事,往早了说,自古就层出不穷。比如另一位被称为滑稽鼻祖的东方朔先生,就留有一段拿“侏儒”说事的故事。说他有一天在宫门外散步的时候,故意吓唬了几个养马的侏儒,把对方吓得跑到武帝那里去求主事。武帝被弄得一头雾水,忙召来东方朔问明情况,东方朔说“我这么做,实在出于无奈。我比侏儒高这么多,俸禄却和他们一样,皇上是千古明君,总不能把这些矮子撑死而将小臣饿死吧。”汉武帝听了哈哈大笑,东方朔的“涨薪”要求也的到了满足。这个段子,就完全是一种拿“生理哏”搞事的典型了,的确也有些不平等和歧视的意思在里头。
现在,普遍被归纳到生理哏的。除了传统的残疾,障碍等,一些演出桥段中对于人物外貌,如“高矮胖瘦”“黑白美丑”,甚至“头上没毛”“性别差异”等,也有人会将其归纳到“生理哏”的范畴内。这一些包袱,就是基于人物本身的特征,进行的“逗”了。
知识点2-【生理哏的去除和回归】
相声改进那会儿。“生理哏”自然也是被圈上了重点被打包一起踢了出去。咱前文中介绍的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的“三不说”里就包含了“不说生理哏”这条。不过即便如此,包含这类包袱的段子,缺仍旧有零零散散在舞台上呈现。比如“□□”后的相声《跟谁对着干》中就有学口吃的片段,不过内容不再是为了学而学,而有点借物暗讽的讽刺意思在里头。
“生理哏”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回归相声舞台。只能说不认可的还是不会说,想说的似乎也没有什么人再拦着了。比起“打哏”回归得昭告天下;“伦理哏”回归得“热热闹闹”。“生理哏”的段子重回舞台,显得有些悄无声息。可能是这个话题没有这么敏感了,也可能是压根也就没有什么新段子像是“学聋哑”似的全段拿残疾人“抓哏”。总之这些个包含此类包袱的段子就又这么回到了相声的小园子里重新上演。看客们又能看到这些活儿了。
知识点3-【生理哏的争议】
“生理哏”和前文中的“打哏”“伦理哏”还有下一篇幅中我将介绍的“臭活”相同。被一起打包盖上了“糟粕”的印章。而且在再次有人登台表演后的今日,质疑的声音应该也还算是比较大的。质疑的观点认为拿残疾人抓哏实在是不太合适,这种歧视和取乐会给当事人造成莫大的痛苦。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不顾他人感受的东西,不是“糟粕”还能是什么。它极度影响了相声这门艺术的发展。
支持的观点则认为,拿残疾人开起玩笑,不正是“不歧视”的表现么。和其他的包袱一样,把他们放到了日常生活中,作为最普通的一个人物角色拉出来演,这是多么的公平公正啊。你总不能说相声桥段里的那些个“马大哈”“二愣子”“傻大姐”“抠门鬼”全是歧视吧。今天说完一段“拴娃娃”,明天妇联就找上门说你歧视妇女拿生育权开涮了……这样就太吓人了吧。
哎,还是那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是真哪方没理的,那也就吵不起来直接一边倒了。同一件事,正常人也都有开得起玩笑的和开不起玩笑的,你能一口咬定搞事的那个人就是“情商低”还是幽默的“损友”么?只能说,开涮就开涮,不戳人痛点。你要是当着一个扭了脚在那憋着坐轮椅的兄弟面不停调侃人家“瘸”,那你被打成筛子也怨不得谁了。吐个槽,但给你送来了点特效药再一起陪着乐呵呵出去看风景的,嗯,咱还是好伙伴。
知识点4-【哪些段子含有生理哏】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学四相》。逗哏演员在表演中学了大姑娘,老太太,聋人,哑巴等四种人的形态。该作品因有拿聋哑人取笑的嫌疑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是如果演艺得当,也能反映出“聋哑”者俏皮可爱的一面。
现在全本的《学四相》几乎没有人表演了。比较常见的是从里面拆除出来的《学聋哑》《学哑语》之类的段子。大姑娘,老太太,聋老头的段落被删减,只留下了最后的小哑巴的那段。一来估计也是因为全本时间太长,二来也是小哑巴演起来比较容易出现可爱的效果。重新换个垫话,加上点铺垫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段子了。
(作者注:有强迫症的作者在网上没有找到“学四相”的全本剧本,不开森。最后决定虐我家妹子,让它帮我手打录入了。啥?你问我在干啥?我在那吃西瓜给她喊加油呢!咳咳开玩笑,笔者因为工作实在太多,单纯的直抄录入就不自己干了,感谢小天使的辛勤劳动。)
此外还有像是《学评书》, 里面有学习残疾人说评书的段子。《结巴论》里面就有学结巴说话的方式。甚至咱常见的绕口令里也有类似“打北边来了个哑巴;一个瘸子和一个矬子……”之类的句子。“生理哏”在传统的相声段子中并不少见。
知识点5-【关于侏儒相声和三怪相声】
关于侏儒相声和三怪相声这个东西,我还是在参考书《笑的艺术》第四册中的一块豆腐干上才第一次看到的。随即通过互联网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阅。
可能是由于该书书写的年代还没有互联网和电子报刊什么的吧。网上已经完成查不到这个词汇背后的意思了。不过从上下文和从字面意思也可以推测出,大概是那个年代,有一些演出场所将“侏儒演员”或者其他有身体残疾的演员拉上台面,美其名曰让他们说相声演出。
如果说普通相声演员的“生理哏”还只是用语言和学演来凸显这个包袱的话。那“三怪相声”,就是是用最直接的视觉刺激,把“生理哏”愣生生的给你放在了台面上。
说到侏儒和滑稽曲艺的关系。笔者查到了一些有些意思的说法。《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中就有文记载:“优旃者,秦倡,侏儒也”;《荀子·正论》有云:“今俳优、侏儒、狎徒,詈侮而不斗者,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者!”;《战国策》上书:“故钟鼓竽瑟之音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诸侯可同日而致也”。
俳优、倡优均与侏儒这三个词在古代就经常被联系在了一块。甚至咱京剧丑行中的“矮子步”,也是拿“学矮”来当了一个人物属性,赋予了角色个性。
这样一看,“生理哏”和曲艺行当的之间渊关系,也算是颇有些年头了。
《笑的艺术》一书中,相声演员侯宝林先生给出的观点是“三怪相声的重现是对相声艺术的一种扭曲,侏儒本身就是一种病态,拿他们登台取笑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该以残疾换笑声。”
作者我到觉得这事吧,也得就事论事一下。如果只是恶意的把他们拉上台,尽显丑态,拿人生理取乐,换取低俗笑声的,那绝对就应该禁止。但若是演员虽然自身身带残疾,但确实是踏踏实实好好说相声的,偶尔拿自己砸个挂也未尝不可。人家有些光头演员经常也有自黑自己“英年谢顶”的呢,也没见全国的“地中海同胞”们揭竿起义啊。“残疾演员”拿“残疾”说事,有的时候吧,反而比谁都合适和释然自重。你一棍子打死,把人家取缔了,让他们上哪儿吃饭去啊?
总的来说,相声“生理哏”在进化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被或传承或去除,也有了些许的变化和发展。单纯的“拿人残疾痛处取乐”方式,的确是该被“去糟粕,改尊重”。而那些演员拿自己太胖啊,太黑啊之类的开涮的,或者有故事承前启后,也把残疾人“可爱聪颖”一面表现出的演法。留下了,也就凑合着看吧。或许的确不是什么高级包袱,也不至于到“谈虎色变”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相声艺术函授院,笑的艺术1~6册[M].1988年
[2]薛宝坤等.相声大辞典[M].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
[3]百度文库:5.2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4]腾讯网; 相声演员看似百无禁忌这五类哏不敢随便开尤其地域黑
[5]网易文:伦理哏、相貌嘲讽、旧生活:相声真的有新人吗?
[6]知乎; 相声表演中,拿残疾人抓哏合适吗?比如学聋哑,结巴,瘸子等?
[7]华仔君君:相声鼻祖东方朔,求职自荐别出心裁,借侏儒上位充满喜剧风格
[8]百度百科:俳优
[9]百度百科:优旃
[10]张迪话情感:仅一字之差,同样是古代艺人,“倡优”与“俳优”却有着极大区别
[1]百度百科; 走矮子
[12]韩建龙. 试谈“矮子功”及其运用[J].演员沙龙
插入书签
又是小说稿比科普长的一天~这类内容的科普基本都是一句话能解释完的东西。憋出个小一千字我也是挺能写废话的了。啊哈哈哈,继续奋斗学习码字~
续篇预告:
009-屎尿屁粉鸟不叫(关于臭活和荤活)
010-没对词你就敢上台?(关于肉中噱,外插花和现挂)
011-文人扇胸醒木为七(关于扇子醒木和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