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宝了
话说陆林风交待周嫂去雇辆马车,准备带她们往东去徽州的柳林县。一来躲避这些地头蛇追债,二来临安城也在东边。
周嫂虽然纳闷目的地怎么变了,但她并不多问,只是拿钱办事。她临走时陆林风生怕钱不够又多塞了两块碎银子,并说要是有多的就顺便买点儿干粮,再多就留着以后使。周嫂连连应声去了。
见周嫂也去了,她的精神放松下来,才察觉到自己手上总共拎了四五十斤的东西,痛呼一声把行李往地上一放,就去揉酸痛的左胳膊。
这幸亏是原主自小练功,身体结实,要换作她原先的身体这些东西能不能拿起来都是个问题,更别提面不改色地应付债主了。
一旁的阿莲看到她五官狰狞的样子,奶声奶气地问:“你很疼吗?”这一声关切瞬间就把陆林风的心萌化了。她邪恶的右手在小脑袋瓜上空犹豫了一秒,还是没忍住落在了她枯乱的头发上一顿揉搓,“嘿嘿,姐姐没事~”
小孩子真可爱呀!可她的注意力停留在阿莲可爱的小脸上没多久,就被她的信息面板吸引走了。
徐阿莲,女,六岁,闽南人。
人物经历:出生被父亲徐根生抛弃,跟随母亲周氏在陆家班生活。
人物特质:【过目成诵】(紫色)(此人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对学过的东西过目不忘。)【响遏行云】(红色)(此人有着高亢嘹亮的嗓音,在野台演出时吸引力+20)【肢体协调】(绿色)(此人在学习身段动作时的学习速度是别人的1.25倍。)
她看看这一堆五颜六色的特质,再看看眼前的小朋友,她这是开局捡到宝了吗?这个系统的特质按颜色分为五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紫红蓝绿白。这个小家伙才六岁就有了一紫一红一绿。这是天才啊!她现在看这个小丫头的眼神简直就是看摇钱树啊。虽然如此,压榨童工的事情她也是不忍心做的,先把孩子培养起来再说。
“阿莲啊,你认字多久啦?”
小朋友摇摇头,“我不认字。”
【过目成诵】的人不认字,这不是暴殄天物嘛!不过她之前应该确实没什么机会认字。整个戏班里也拎不出来几个认字的。
“那你想学认字吗?”
小丫头的眼里放出光芒来,连连点头,“想!”
“那这样,你跟姐姐学戏,姐姐教你认字好不好?”
“好!”
在这桩“拐卖儿童案”收尾的时候,儿童她妈回来了。陆林风没空理会系统戏班演员+1的提示音,和周嫂坚守把包袱们搬上了马车。车上还有周嫂买的大大的一包干粮。这辆马车本来不大,这些身外之物又有些占地方,三个人坐上去倒有些挤了,她自然地就把小阿莲抱到了自己腿上——这位现在是她的宝贝,她得供着。
马车吱吱悠悠地动起来了,陆林风也把自己回临安开戏班的打算跟周嫂摊牌了,并把想收阿莲学戏的事也一并说了。周嫂闻言略有犹豫,但她想女孩子学个本事也是好事,将来有一技之长可以立身,过得不至于像她这么惨,也就答应了。
趁着赶路的功夫,林风才有机会好好端详这个系统。商城界面有这许多不同的分类。排在第一的是书籍商城。里面有《曲谱大全》、《赋子集萃》和各种各样的剧本。
她先点开《曲谱大全》,里面记载了各种曲牌和民间小调的范例,附有注音和工尺谱。一套六册,可以拆开买也可以成套买。一本就要十积分。
《赋子集萃》则是一些常见情境下可以用到的现成的唱词汇编。按方言分成了七册,每册十积分。
剧本的种类也是丰富多样,根据预览图来看,都是已经谱好曲的,这可真省事不少。同样是十积分一本。
她看着手头的二十积分,顿感拮据。她又点开了其他商城,有卖服装的,有卖化妆用品的,有卖布景道具的,都异常精美,当然也价格不菲,但绝对物超所值。这让她坚定了赚积分的决心,依她看,有这个系统里的东西,足以给这个时代的观众一些小小的震撼了。
但如果说只有招人才能赚积分的话,一个人十积分,她招人的积分还不够买基础书籍的。既然是班主系统,她猜测,演出肯定是会奖励积分的。
她真的要上街卖艺去吗?虽然选择【字正腔圆】特征时,她就做好了这个准备。但是一想到要在众人面前唱曲,还要靠这个赚钱,一股剧烈的羞耻感就冲上头顶,冲得她的脸通红。
她把目光投向了怀里的小阿莲。谁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不能教会徒弟解放师傅吗?她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就要制定严格的计划培养这个小娃娃,让她早日独当一面,好赚钱养活师父,
她一边这样想,一边在系统商城里买下了《曲谱大全》的第一本。她假装从袖子里掏出这本书,准备一不做二不休,立刻开始教学,但这种热情,在她开始备课的那一刻起,就完全消退了。
要不,还是,明天开始好了……她默默地把书收起来。就在这时,马车驶出了江城的东城门。不知为何,她心头一酸,两行清泪就落了下来。
奇怪,为什么,陆灵凤的情感还能操控这具躯体。还是说,陆灵凤从未离开?
“二班主你哭了。”阿莲举起自己的小手为她擦去泪痕,“离开家你很伤心吧。阿莲也伤心。”
“阿莲也伤心吗?”
“嗯,阿莲的家也在这里,阿莲也不想走。可班主不要我们了。”
她有些惊讶地看着怀里这个没有读过书却谈吐异常清晰的小女孩,这就是天才吗?她摸摸她的头,说:“那个班主不要去想他了。以后我就是班主了。我这个班主永远不会不要阿莲。阿莲以后要我这个班主就好咯。”
“阿莲不会不要班主!阿莲也永远永远不会不要班主!”
“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马车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太阳落山前,他们找到了一个村落歇脚。询问下得知这里已经到徽州柳林县的地界了,陆林风放下心来。她换上男装到村口的茶棚“探察民情”。
那里正有一个人用胡琴伴奏在唱“十二月调”,有些刺耳。陆林风正欲离去,忽听有人谈论。
“哎哎,你们听说没有?县城里最近来了一个流浪的艺人,叫什么乐澜,他拉的二胡那才叫好听呐!”
“他要是拉的好,为什么不到戏班子里去?还到处流浪?”
“听说他犯过事,没有戏班子愿意留他。”
“听说他行为孤僻,许是不愿意待在戏班子哩!”
陆林风心中暗想,这个乐杉听起来是个有本事的,这岂不是送上门来的琴师?不过听起来只怕这人不是那么好相处的。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左右要到县城去,明日到了县城就去打听这位乐琴师。
她心满意足地回到今晚寄宿的人家里休息,一夜无话。第二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就往城里赶了。约莫午时终于进了城,赶紧找了一间客栈住下来,又叫了一桌饭菜充饥。
正吃着,就听见了一阵琴声从外面传来,十分婉转凄凉,动人心魄。陆林风连忙出门看时,果见一个人在客栈楼下的大厅中演奏卖艺,她一眼望去只能望见一个瘦削的背影。她顿时没有心思吃饭了,快步下楼要看这拉琴的人。
刚走到楼下就听店里的顾客赞叹道:“乐澜乐公子这琴拉得真是名不虚传呐。”
果然他就是乐澜。陆林风加快了脚步,想绕到前面看一看这个乐大琴师长得什么样子。结果挤了半天原是白费力气——他带着一副银白面具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的。
此时一曲已经完毕,他放下胡琴,拿起托盘,其意不言自明。按理说,这种卖艺的,到了这个时候,一般要拿着托盘四处走动,挨个地向观众讨钱。但他仍旧坐在那里,也不开口,颇有些姜太公钓鱼的架势。
陆林风钱袋里是刚和店家换的铜钱,她思来想去,不拿铜钱,却拿了一块能有一两的碎银子,上去郑重地放在托盘里。放钱的时候故意碰了他的手一下,乐澜的信息面板就浮现在了她的眼前。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