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第 19 章
莫平常这几日到礼部工作,发现上司确实看在岳父面子上对他比较礼遇,但是工作清闲,没有一丝油水。莫平常弄明白情况后都想弃官了,想想毕竟是个官位,还是忍耐着继续。他觉得书在这点说的真是不准,如果真如书所言能进岳父户部,想必情况会大为不同吧。
他手头没有什么银两,张口问孟杏索要。孟杏听莫平常言语客气,喜不自胜,连忙将董茹前几日塞给她的私房银两拿出送上。莫平常拿上后,犹觉不足,想起初见乔婉时她那身老气的衣着,又问孟杏:“杏儿贤妻,你衣裳很多,拿几套给我,最好是新做的、还没上身的。”
孟杏不太明白:“夫君要女子衣衫作甚?”莫平常依着性子就想发怒,嫌孟杏啰嗦,想起岳父前几日的敲打,缓缓口气,编谎道:“为夫到礼部上值之后,看同僚们都会送上司漂亮衣裙,说是上司夫人喜欢。因此需要夫人慷慨相赠,为夫好拿着去讨好上司。”孟杏忙让丫鬟翻找衣柜,找出六套全新衣装拿给莫平常。
莫平常派自己收服的家丁将其中四套送到喜融,将其中两套送给京城有名的花楼里的花魁娘子,期待乔婉和花魁娘子的青睐。
————————————————————————————————————————————四月二十一,喜融县孟府。
乔婉很是惊讶,今日收到两次京里孟府寄来的东西,很不解为何是两拨人马同日送来。她先看向鼓鼓囊囊的大包,打开一看,发现是四套簇新亮丽的女装,更是纳闷,哪里有好端端送人成衣的,一般而言都是送衣料。看完包裹里的短信,乔婉鼻子都气歪了。原来是莫平常不知从哪里搞到的四套衣服,要送给乔婉,说是希望借此讨佳人欢心。
乔婉一连声地叫:“送东西来的人走了没有?快把这些脏东西还回去,简直伤眼。”清秋、素秋忙问夫人发生了何事。
乔婉平平怒气,给两个秋说了缘故,两个秋跟着义愤填膺,指责起莫平常来。素秋细心些说:“夫人,京里孟府另送来一封信加两个香囊。香囊看着很是普通平常,夫人要不要看了信,一并处理?”
乔婉想想有理,让清秋先把一桌子的衣裙收拾回包裹里,扔到地上去。她自己拆开京里孟府送来的另一封信细读。这是她那小嫂子董氏写来的回信,随信附了两个香囊作为伴手礼。这就像话多了。
董氏的信是这么写的:
“乔氏弟妹有礼:
妾不才,四年前成为孟家妇后,抓小忘大,逐一漏万,做事不当之处数不胜数。长远处多年没有与弟妹信函往来,日短处去年没照顾好借住的孟植,实在羞惭万分。
日前收弟妹来信,见弟妹颇有见识,不嫌妾年小无知,愿交际往来,妾铭感于心弟妹心意,自然深愿。
妾近日有孕,刚满一月。弟妹成功抚育孟植贤侄长大,年少有为,听闻弟妹之媳即将生产,母子康健。盼弟妹有何孕产良方,若能不吝赐告,妾感激不尽。
董氏茹娘 四月十六笔”
柳菁菁来婆母处请安,在乔婉示意下看了董氏的信,告诉乔婉说,落款写下闺名,说明把乔婉看成闺蜜,看成自己人了,是亲密的表现。柳菁菁很是开心婆母与京里孟府当家夫人来往有了好的回馈,便欣然代笔,按照婆母的意思写了回信:
“茹娘展信安好。
欣闻喜信,特此恭贺,随信附孕期止吐酸梅偏方,可请教贵府大夫后酌情使用。
妾家事简单,唯照料儿与媳,尚感力不可支。想茹娘掌四品府邸,事务纷繁,以稚年之龄应对自如,色色妥当,妾常叹服而已。
然妾不畏良言苦口,劝茹娘以养胎为要,莫理杂事。贵府中有成年女儿女婿,早该自立,茹娘在待其二人上,可注意尊重外姓人,掌握分寸。
另贵府送来四套衣裙,不知所谓,缪言贵府女婿莫大人相赠。妾实不明所以,不知是否茹娘或贵府哪位女眷相赠,下人传错了名姓。
衣裙过于贵重,妾不敢自留,因此归还,还望见恕。
乔氏婉娘 四月二十一笔”
————————————————————————————————————————————
四月二十六,京里孟府。
董茹看着喜融县送来的信件,读后连让下人将随信带回的衣裙拿来查看,越看越眼熟,问左右丫鬟道:“你们看,这是不是今年我给杏儿新作的裙袄?”身旁人应是。董茹便将孟杏叫来,问她为何莫名其妙要送亲戚衣裙,多么失礼。
孟杏嗫嚅着,说出这些衣裙是夫君要的,她拿给了莫平常。
董茹没想到,乔婉信中仿佛闲笔一样的“缪言贵府女婿莫大人相赠”言语,竟是真的!她不明所以,莫平常想要干什么。去年孟植借住时,莫平常把人得罪了个彻底,董茹知道后隐忍不发,今年她看孟植在任上表现得好,老爷很满意,才敢告状。老爷特地找叔祖求了画送给孟植娘亲,自己给孟植去了信,隐有赔礼之意。
董茹还以为莫平常视孟植为敌,倒也可以理解,老爷确实因为孟植动摇了家业传承的主意。但是莫平常又给孟植娘亲送衣裙,所图为何?董茹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她认为乔婉信中所写对莫平常这外姓人要远待,很合自己心意,暗自将乔婉引为知己。
董茹既然想不分明莫平常意图,她先将此事记在心间,没有与旁人说起。只令孟杏将衣裙带回去,苦口婆心地教导了孟杏一番。
可怜孟杏,抱着凌乱的新衣,怕夫君看到责骂她,哭着全部剪碎扔了。
而莫平常还在幻想,乔婉穿上衣裙的曼妙样子,等着乔婉给他回信约见,想必情意绵绵吧。不过这也不耽误他散值后跑到花楼,花魁娘子忽远忽近地吊着他,让他魂牵梦萦。
————————————————————————————————————————————五月初二,喜融县孟府。
下人一早前来禀告,童大夫来送端午节气辟邪香囊。
乔婉记得此人,刚穿来时清秋和素秋说过,明确说出乔婉娘病症是离魂症的,就是这位童大夫。他本云游四方,孟英卓强烈挽留后,童大夫在喜融留下,开设药堂。原书乔婉娘犯病后常须童大夫诊治,因此可算是家庭医生了。
乔婉忙命人请童大夫进来。来人年近五十,须发皆白,然脸色红润,双目有神,精神矍铄,很有些仙风道骨之意。
童大夫声音爽朗:“孟夫人,一别近月了。近日可好?端午将至,老夫配了些驱虫辟邪的香囊,特请夫人一试。”说罢从身旁药箱里取出四个样子朴实、形容饱满的香囊递送过来。
乔婉答过童大夫的话后,接过香囊放在鼻端一嗅,气味微有辛辣之意,却提神醒脑,主味颇为芳香,闻之愉悦,便立刻在身上佩戴了一个,并好奇地问童大夫香囊配方。
童大夫见孟夫人感兴趣,便大方分享道:“将蔓荆子、佩兰、辛夷、金银花、薄荷、菊花、荆芥多味材料混合打碎成粉,以艾叶捣碎成绒吸收药粉,填入包袋即成。此方香囊可清凉解表、解毒化浊、祛湿避秽,正合夫人体质。”
乔婉想起家人,问道:“请问童大夫,孕妇和幼儿可能配戴此香囊?”
童大夫知道乔婉家人口,摇头道:“不可,孕妇和幼儿体质特殊,不仅不能佩戴香囊,端午将至,不要让他们饮用雄黄酒,粽子也少吃为妙。”乔婉认真听取记下,点头谢过。准备回头将另外三个香囊分送柳家、县令夫人家和县丞夫人家。
童大夫既然来了,便为乔婉把脉。乔婉卸下手镯,挽起袖口,将右腕放在脉枕上静待。童大夫凝神静气,三指按住乔婉右腕的寸、关、尺三部,以举、寻、按三法切脉。半盏茶后,童大夫收手,对乔婉啧啧称奇:“孟夫人,如今您神完气足,脉相平稳,直如二十年岁壮年男子般康健。这四年多,您的脉相从未如此健壮过。敢问孟夫人,您可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这段日子是不是再没有犯过离魂症?”
乔婉心想,果然是神医,发现我身上没有离魂症了吧。不知是不是因为穿书的缘故,这近一个月,清秋和素秋也曾私下言语,夫人除了有些不记事之外,再无其他症状,仿佛离魂症好了一般。
乔婉在这个世界适应了近一个月,觉得可以将离魂症这个挡箭牌丢掉了,以便轻装上阵,更好地拓展交际,积蓄力量,将来对付莫平常。她便想出了“天人感应”一说,佯装伤心的说道:“不瞒童大夫,我四月初三生辰,当日夜晚梦到了亡夫。亡夫在梦中言道,家中还需我整顿心神照料,他在天府求得神药,可助我康复,说完往我口中塞了一粒丸药,又推了我一把。我还没看够亡夫模样,更没注意丸药形状,居然被推醒。醒了之后只觉口齿生香,两颊生津,嘴里却并无一物。第二日晨起便感神清气爽,头脑分明,待人接物仿佛恢复未病之时爽利,至今未有任何不适。想是亡夫庇佑于我了罢。”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