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躺的很平

作者:呼噜柚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二章



      哦,对了,她还有一个笔友可以偶尔交谈,简直完美,雪珠又出了几趟门,把她写的送去,又带回了长孙谊的信和一些书。

      反正他家书店不收她钱,她就每次让雪珠带个一二本,她现在有大把空闲时间,慢慢熟悉这个朝代的各个方面,所以她什么书都看,也不会太频繁的招人的眼,一月一两次而已。

      一来二去,都知道这位苏娘娘是个喜欢看书的,大家还开玩笑的说她是才女。

      她不禁汗颜,就她那一手比狗爬好不了多少的字,不甚流畅的文,还才女呢,不够丢人的。
      于是更加用心的练习写字了,争取早日达到正常能看的水平。

      她跟长孙谊在信中,讨论了几个关于太zu打天下过程当中的问题,比如跟西夏的那一仗,明明是西夏兵强马壮占尽优势,为什么最后是大炎这边胜了,又比如契丹残部为什么会甘愿合并到大炎的体制中来。

      长孙谊给她大概的解释了这其中的过程,说,西夏李元昊那边,看着更占赢面,但有他自身的问题,朝中两党势力内斗不断,消耗了大量国力,其人虽然作战勇武,但太过刚愎自负,喜欢身先士卒,但后劲不足。□□在两军交战过程中,避其锋芒,巧设战局,引得他如困兽般疲于奔命,最后落入圈套,才一举将其歼灭。

      至于契丹,是因为太zu设置的一系列开明的军事政策,对契丹部族重新按建制收编,设立奖惩机制,晋升通道等,这涉及到大炎朝庞杂的军事机构建制,他在信里无法用三两句话跟她解释清楚,希望她适宜的时候,能出来跟他见面,他愿意详细跟她解说。

      苏成婉有些心动,挺长时间没看到他那张好看的脸了,还有些想念,只是她不太愿意多事,能不出门,还是尽量的少出门为好。

      就这么转眼到了六月,城郊西湖的荷花开得正盛,汴京城里,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百姓,都骚动起来,天气还没到酷暑,趁这时节不把花赏了,到了盛夏就懒得动弹,所以一时间,各种游园赏花会,小聚小酌宴请多了许多,两位王妃自不必说,就是她们其他几个也收到不少的聚会邀请,娘家亲戚的,闺中好友的,苏成婉也数次接到苏母给她递的消息,说让她有时间回家去玩,几个表姐表妹都想她什么的。

      苏成婉不太热衷,她跟她们都不熟,也没什么好聊的,天气渐热,她不想出门。

      这日请安的时候,听到侧妃娘娘说,她明日要去参加由大长公主举办的西湖赏荷会,问她们有没有人想跟着她逛去的。

      王妃娘娘就问:“是不是在隆华寺清露荷风苑办的?”
      侧妃娘娘说是,问王妃娘娘去不去。

      王妃娘娘也收到了邀请,但她没有侧妃那么热衷于社交,十次只会答应一两次,这次果然也笑着说:“大长公主每年都在那里办赏花会,内容不过是那些,去年才去过,今年懒怠去了,代我向大长公主问个好就是。”

      侧妃娘娘就问其他人,因为这次赏花会挺盛大的,京中贵妇名媛大多会参加,她是个喜欢人多热闹的性格。

      大姐儿这几天受了凉,有些不舒服,陈良娣就不能出门,张良媛说她娘家哥哥升迁,今日要宴请,她连着出门太累,不然倒是想去的。

      刘云湘和苏成婉却都表示想去。

      刘云湘长得好看,性格也温柔如水,闺中好友挺多,早就听说有好友会去参加,她想着跟着侧妃娘娘一道儿更好。

      苏成婉是听到隆华寺心动了的,上次长孙谊说她的字有进步,看她喜欢颜体,说隆华寺里的御碑林,有大炎历代帝王的字帖碑石,尤其是太zu的字,有好几幅,她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若是单她自己,实在懒得折腾,古代出一趟远门麻烦死个人,也就不特地去了。现在有这个机会,蹭一下侧妃娘娘的顺风车,她还是很愿意的,毕竟满府里就她最穷,一月就那么10两银子的月例,店租还没到季,都还没见着影,就算有,一季也就只有20两而已。

      于是她说:“主要想去看看隆华寺的御碑林。”
      一众娘娘都笑了,这是哪儿来的小书呆。

      “那你还跟着我们不跟?”侧妃娘娘笑着问她,“虽说那荷风苑就在隆华寺内,但隆华寺可大得很,跟碑林好像不在一头,离着挺远的呢。”

      陈良娣接话道:“可不是,御碑林在太zu禅房还要老后头,沿着山道要走小一个时辰呢,远得不行。”她以前去玩过,把脚走得生疼,所以印象深刻。

      苏成婉就笑着说:“跟着娘娘到隆华寺就行,我自去碑林那边逛逛,若是再回来宴会,怕是时间来不及,就不去参加了。”

      侧妃娘娘也不勉强,只是说:“那行,禅房那头的素斋做得也很不错,你可以去尝尝。”

      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女人出门就更加麻烦,要穿衣打扮挑选配饰等等,苏成婉自从进了峪王府,除了回家那次,就没出去过,大衣服都没机会穿,这次要出去玩,雪珠比她还高兴,从下午就开始准备了,摊了一大堆衣服让她挑。

      都是苏母给她准备的陪嫁,专门找的绣娘作坊做的,样式做工都很精致,苏成婉仔细的跟她研究,这出门一出要一整天的,现在天气热,不能穿得太累赘,汗津津的不舒服,挑了两身颜色清爽,样式轻薄的衣裙,穿一身备一身,另外西湖在汴京城西郊外头,她们要穿城而过还要出城走那么远,估计很早就要出门的,所以薄的斗篷也要备一件,清早还是有些凉浸浸的。

      另外帕子、水壶、清凉膏等一应要用之物也都得备齐了,出门在外总是不那么方便的,特别是古代。

      果然,晚上侧妃娘娘就让人过来知会她们,说明儿卯时二刻就出门,让她们早点起来做准备。

      第二天早上,苏成婉带着雪珠,刘云湘也带着丫头,一起提前了十几分钟就到了二门口,两辆马车已经早早备在那里。

      很快侧妃娘娘也出来了,于是登车上路,争取趁太阳还没大起来,先出了城再说。

      “快走快走,今儿西城门肯定堵得不行。”侧妃娘娘催促,今天往西湖去的车会很多。

      马车就碌碌的走了起来,她和刘云湘与侧妃娘娘和她的丫头一起,坐了侧妃娘娘的座驾,另外其他跟着的丫头婆子坐了后头那辆。

      侧妃娘娘这辆马车可以说是非常的奢华了,外头还不太看得出来,她们皇室成员讲究个低调。

      但里面那装饰得真是,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满眼珠翠,流光灿灿的,而且像侧妃娘娘身上一样,非常香,当得起宝马香车四个字。

      侧妃娘娘起早了还有些困,歪在丫头身上闭着眼再歇息会,她和刘云湘两个也就不便过多交谈,只是透过帘子看看车窗外的街道景致打发时间。

      西城门果然像侧妃娘娘说的那样,这么早已经车马蔟簇,但是看到这辆马车驶过来,还是有许多马车往旁边避让,其他不明就里的,见有车避,想着定是什么权贵的座驾,也就纷纷避让,倒是让她们没耽搁太久的,就出了城门。

      出了城视野就开阔了,汴京西郊与苏成婉上次去过的东郊又不同,西郊这边地形起伏挺大,一眼望出去都是重峦叠嶂的山脉,清晨还算温和带着水汽的阳光笼罩下,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城门口的喧闹声已经把侧妃娘娘吵醒了,她喝了茶,丫头又端出铜镜给她整理妆容,她一边由着丫头收拾,一边跟她们两个闲聊,见她们两个头上身上都颇为素净,打开马车里备着的妆匣,随手在里头挑拣。

      刘云湘今天穿了一身粉嫩的淡胭脂红绣荷花的纱裙,同色的半臂上衫,头上是温婉可人型的发髻,大半头发都披在身后,只在下部松松的绑了根丝带,耳朵上也是一对粉粉的荷花造型耳坠,衬着粉嫩的脸,像极了一朵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

      侧妃凤眉微抬,上下打量一眼,笑道:“你这身倒是应景的很。”从妆匣里挑了根青玉莲叶白莲蓬造型的流苏步摇,斜斜给她插上,端详了一下,又加了一对碧玺镯子。

      点点头,“这才像是王府出来的。”

      又看苏成婉,苏成婉怕热,今天不敢把头发披着,索性让雪珠给她编了根辫子,雪珠拿她没办法,只得在前面,沿着刘海一侧加银珠子编了小发,总到后面编到辫子里,好歹显得头上没那么光。

      她穿了件天水碧的长摆纱衫,里面是米白色一体的纱裙,这样一件式的,苏成婉感觉会凉快一点。
      侧妃娘娘看着她好笑,“这还是个没长成的女娃娃。”

      挑了一枚青中透着丝丝紫意的葡萄造型的玉石襟扣给她别上,葡萄一颗颗圆鼓鼓的伶俐可爱,倒是很搭她今天的造型。

      又拣了一对儿小小的金刚石耳坠,说:“一身全是绿的,还是要点缀一下。”

      苏成婉心下咋舌,接过来细看,这金刚石虽不像后世钻石那样切得棱角分明,但也打磨得晶莹剔透,虽然不大但清莹如水,微微晃动,在光线里折射出五彩光芒,苏成婉虽然觉得太过华丽,但侧妃赏赐不能拒绝,只得将自己的小耳钉摘了,换上坠子,微晃了晃脑袋,金刚石熠熠生辉。

      两人都谢过娘娘赏。

      苏成婉撒着娇:“就说跟着娘娘出门子好,蹭了娘娘的座驾还偏了娘娘的好东西。”
      侧妃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道:“把你能的。”
      说说笑笑的,也就到了隆华寺。

      隆华寺坐落在西湖东岸,是当年中宗皇帝为了追念太zu皇帝而建的一座超大规模的皇家寺院,背靠西山,面朝西湖,占地广大,气势恢宏,早先中宗时期是皇家私院,后来逐渐对民间开放。

      百多年来,一直是汴京城最繁华,香火最盛的几大庙宇之一,伴随着超高的人气,也就在沿湖一带聚集了大片产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不断积累,现今已经形成了集吃,住,娱,烧香拜佛为一体的风景区,特别是每年春夏西湖万顷荷花盛开的时候,更是大小活动不断,不光汴京城里的居民,也吸引着周边各地的百姓来此游玩,更是有那远道进京的外地人,若是说没到隆华寺一游,那简直是非常大的憾事。

      这里各种档次的休闲场所都有,即有像承办大长公主这种顶级皇亲贵胄的大型赏花会的清露荷风苑这类的奢遮名馆,也遍布适于普通百姓大众消费的餐食酒楼。

      当然了,大众消费的区域难免龙蛇混杂,拥挤不堪。

      但其实湖边景致最好又最幽静的位置,都是被权贵所占的,像清露荷风苑这样独树一帜经营了上百年,专门承办最高规格宴饮的,并不多见,大多是权贵的私家度假宅院。

      近几十年,随着承平日久,汴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城里早已地价飞涨,这西湖沿岸能被开发的都开发得差不多了,早就是一地难求。

      这清露荷风苑就坐落在隆华寺内,占着西侧沿湖一带的地方,侧妃娘娘的车驾自然是直接开进寺里,到苑门口方才停下。

      侧妃娘娘问苏成婉:“真的不进去?”
      苏成婉眼睛亮晶晶的摇头:“娘娘和姐姐玩得开心,我去看看大碑石。”

      侧妃娘娘好笑的摆摆手,带着刘云湘下了车,早有苑里的女掌事在门口迎接,一路恭迎进去。

      娘娘的车驾就掉了个头,将她送到了隆华寺后山的山门口,从这里马车就没办法进了,苏成婉带着雪珠和仆妇们要自己走进去。

      车驾把她送到,也就调转回去那边自有安顿的地方,她不用操心,这就是跟着娘娘出来的好处,一应打点安排之事都可免了,还是那句话,她穷。

      苏成婉下车站定,这个位置已经离隆华寺的建筑群有点距离了,只能看到远处露出的大片金黄色琉璃瓦的屋顶,面前是一道石门,上面刻着“梵净”两个字,中间一条石阶道由此蜿蜒向上,消失在两边茂密的竹林中。

      苏成婉拾阶而上,据说由此走到太zu禅房需要1个多小时,再由禅房到碑林还要十几分钟,所以路程实在不近,好在她昨天听陈良娣那么说,已经有了心里准备,穿的是厚厚的千层底,又垫了厚厚的棉垫子,想来应该不会走到脚疼。

      山林里面空气清幽,十分凉爽,而且因为她们出门算早的,娘娘的车驾也快,这个时间普通百姓能出了城门就算不错了,所以这山道上,基本没什么人,偶尔有一两个僧人路过,都是远远的就合十站在道旁避让。

      苏成婉心情很好,有多久没有这么出门踏青了啊,以前是没时间,没心情,穿越后是没条件,没钱。

      额,这么一想,自己真是有一点可怜。

      她不由笑了笑,索性放慢了脚步,一路边走边逛的感受山林独有的气息。

      又走了一段,看到岔开山路,不远处有个远眺的平台,能远远的看到西湖碧波万顷和湖面上大片的荷田。

      她倒是还好,雪珠跟其他人走累了,平台旁边有歇脚的凉亭,刚问了过路的僧人,说前头还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到,索性在这里歇一会。

      仆妇拿帕子将凉亭里凳子上的浮尘弹了弹,方让她坐下,雪珠拿出装在锦套里的铜壶和杯子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不爱喝泡了太久的茶,所以早上雪珠就丢了几粒干茉莉到凉白开里,取点淡淡的香意。

      她端在手里,杯子还有些凉浸浸的,望着湖面吹着山间的凉风。

      她让雪珠和仆妇们也都坐下歇歇,喝茶吃点心。

      大概有十点多的样子了吧?苏成婉估计的,听着她们闲聊,这时山路那边传来一阵人声,嘻嘻闹闹的应该是一群男子,仆妇伸了头去看,见是一队华服公子哥儿说笑着过去,咋舌道:“乖乖,好大的阵仗。后头挑着担子的从人怕是有十好几个,这远都能闻着酒香。”

      另一个仆妇接茬:“这些王孙公子凭的会玩,不往湖边热闹去,跑到这山林子里来寻乐子。”

      苏成婉笑笑,哪朝哪代都不缺富贵闲人,锦衣纨绔。

      坐了一会,就还是继续走,侧妃娘娘说了,禅房那边的素斋不错,她准备到那边用午饭,今天早饭吃太早,估计一会就要饿了,走过去刚刚好。

      又走了大概近一个小时,才看到山间的一片空地,错落的修着十几间木屋,隐在竹林里,显得很是清幽,这里就是太zu禅房了,据说太zu晚年吃斋信佛,所以这里也模仿着建了这么一片,有寺里的僧人在这里修行。

      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流传开去的,说是这里的素斋做得极好,慕名而来的食客渐多,僧人不堪其扰,就索性在旁边又扩建了一片,专门做招待之用,跟僧人生活部分区隔开来,这才安生了。

      所以她们看到的这一片也不是真正的禅房,而只是专门接待食客的素斋堂而已。

      门口有僧人迎上来,引她们进去,让到一间单独的屋子里,奉上茶水,就先退了出去,现在离饭点还有一会,她们先休息。

      这种禅房特别日式,屋檐低低的,地面却抬得很高,里面清雅简洁,地上满铺的榻榻米,中间两张矮桌,几个草编蒲团就是全部。

      只有临窗一盆造型扁柏显得古朴精神。

      苏成婉先去了趟净房,一应用具仆妇都是带着的。

      然后就坐下跟丫头仆妇们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跟着她的还是两个嬷嬷,加上她和雪珠,一起四个人。

      坐了不多一会,有小沙弥进来,奉上吃食单子。

      苏成婉按着人数点了菜,基本上把单子上有的十几样都点了一遍,她觉得这种店的菜量肯定很少,还是多点几样都尝一尝的好。

      本来屋里是有两张桌子的,可是就她一个主子,她一个人坐一桌也怪尴尬的,她这个现代人的灵魂也很难有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尊卑观念,觉得大家一起吃挺好的,两个嬷嬷见她态度十分的诚恳,也就不再推脱,四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一起吃饭。

      果然如她所料,每样菜都只够个碗底的,虽然味道是很好,但价格都体现在摆盘上面了,这一碟“观自在”,是几片雕成流云形状的清汤豆腐,好看得让人不忍下箸。

      还好她点的多,四个人边闲聊边吃着,那两个嬷嬷见她随和,渐渐也就放开了,不住的说着府里下人们间的趣事,苏成婉听着都觉得,这大家是在一个府里生活的吗?怎么跟她看见的完全不一样,下人是有下人的圈层和活法的,而且跟她家那几个有限的下人不同,王府像家大公司,里头各部门山头林立,派系斗争那都是不输大公司那些办公室政治的,她听着都觉得找回了久违的上班感觉。

      吃完饭也就过了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虽然山里凉快,但大中午的,大家出去走的兴致都不高,好在禅房也有供暂时歇息的禅室,苏成婉索性就开了两间,让大家都午休一下。

      她精神好,在陌生地方也睡不着,稍微眯了一会就起来,雪珠见她起来也揉着眼睛要起,苏成婉把她按着,说:“你睡你的,我自己可以,碑林就在前面不远,你们拿着许多东西走路也不方便,就在这里等我好了,我去碑林逛逛就回来。”

      雪珠确实挺困的,她比苏成婉早起不少,坐的又是车驾外头,一路颠簸,又拿着一手的东西走了这么久,这会真的累了,想着碑林都是些大石头,这山林里除了竹子就是树,见不到几个活人,就确实不大想去,见她这么说,就说:“娘娘你不要走远,就在碑林逛逛早点回来。”

      苏成婉答应着,就出去了,那两个仆妇兀自睡得香。

      苏成婉顺着山路继续往上走,转了一个弯,没多远就看见了一片空地,里面立着一排排的大石碑。

      门口一块大碑上刻着四个浑厚大字:御题碑林。

      就是这里了,来一趟可真不容易,苏成婉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自己怎么这么冲动,就因为他说了一句,这里有许多太zu的手稿,就这么大老远的跑过来看。

      信步走了进去,这片碑林很大,想来大炎皇朝到现在,前后历经三百多年,可以说是历史上非常长寿的朝代,虽然真正统一天下还不到七八十年,但细数下来,已经有好几十位皇帝了,所以这片碑林就越扩越大,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她缓步走着,碑石布置得疏密有致,间植着许多苍松翠柏,很是清幽肃穆,倒不觉得很热。
      一块块石碑细细的看过去,颜体,隶书,行书,狂草,甚至宋徽宗的瘦金体都有,她不由得就看住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021942/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