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粉花红开序幕阳君灵气散启篇章
古有先人巧杜撰,今有后辈胡乱编。
文章几字刚开篇,看官到此尬笑颜。
说道云曰:
始初混沌,无生无息。渺茫沉浮,鸿蒙开辟。
沉化太阴,浮成太阳。阴阳灵气,智慧腾升。
阴阳化形,辟地开天。高隆峦丘峻岭,低陷海川河流。
地铺芝花菁草,山栽翠柏葱松。
海生丰藻沉芽,水浮菡萏白蘋。
夜有皓月降清露,昼得明日耀光辉。
云聚风起普甘霖,寒天落雪祯祥极。
漫山遍野灵气萦绕,寰宇天地瑞霭袅袅。
一时之间如何表尽这世界光华,新生天地!
却说阴、阳灵气化为二圣,一日阴、阳二圣沉思于雾林穹山之间,那阳君醒神环望,只见树木丛生,云雾缭绕;仅听高山流水,风吹绿叶,阳君瞬感无趣,便叫阴君曰:“天地初就,仅这风水之声,草木之貌,更无他物,顿感无趣,阴之奈何?”
阴君曰:“天地灵气丰溢,万类众生常新,可观万物生长;可闻穿叶雨乐;可嗅花草清芬;可尝晨露甘甜;可感风拂之凉,五感所得岂无趣乎?”
阳君曰:“无趣,无趣!仅我二人有何趣哉?”阳君说罢离了穹山,一路上观山阅景,来至一飞泉流瀑之下,四周桃花繁茂朵朵沾露携雨。阳君无心赏花,抱膝落坐于瀑下怪石之上,嗟叹连连,一坐便是数日。
一日一缕微风吹过,风卷着桃瓣拂过阳君脸颊落入水中,阳君睁眼看向那花落之处,只见水面中有一人影,阳君惑曰:“何人隐于水中?还不现身出来?”那水中之人不言不动,阳君站立起来,那人也站立起来;阳君凑近去看,那人也凑近过来,阳君怒曰:“汝再不现身,让尔等粉骨碎身矣。”那水中之人乃不现身,阳君便捡一石子猛掷水中,顿时间水花四溅,漾起层层涟漪,那人倒真落了个“粉骨碎身”。不一会水面平静,那人又出现在原处,阳君凑近一瞧,那人竟与自己一般无二。却原来是水中倒影,阳君松了口气,猛然间一丝灵感似火星般迸发出来。阳君飞至空中抓了把万元灵气回来,存在手中团捏,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捏成与阳君一般模样的小人,这人便是后来的天尊——嬴曌。
且说阳君走后,阴君在穹山继续沉思,一连数日不闻阳君回来,两圣自天地开辟以来,便相伴相随,形影不离,如今分隔开来数日有余,未免心中有些不适,便也离了穹山去寻阳君。阴君越过群山,到了一处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阴君见遍地黄沙,更无生机可谈,怅叹一声,低头看地时见自己影子图形清晰可见,忽然想起阳君抱怨无趣之事,便抓得一把万元灵气来,照自己的影子团捏成一个与自己一般同的小人来,些人便是以后的魔君——赤烜。
二圣不约而同反回穹山,各展其造,和睦相聚。
嬴曌、赤烜两人本是先天灵气化身,每日紧随二圣身畔,朝沉思,暮冥想;晨饮醴泉玉露,夜食瑶花鲜果;体沐灵气,身绕祥云,不日便有了智慧。
赤烜游于雾林之间,见树果满枝,无人摘食,落地化尘,心生可惜。遂取果泥,八捏定形,携来灵息,注之有灵,有耳有尾,有生有灵。好觅野果,喜食山花,游于山野,嬉于草林,曰之兽物,启告二圣。
二圣见如此新物大喜,只是此物天性好食,天长日久,植林遭殃,阳君遂造猛兽镇之。而后二圣得此灵感又造水湖游鱼,天空飞鸟,土叶爬虫;可观游鱼戏水,可听百鸟齐鸣,可耍鳞虫斗胜;万物争荣,周天丰茂,宇宙泰安,乾坤祥和。
话说天地之间增添新物,却也招来忧患。那日阳君游历山川,见一九顶山岭,南北走势,方圆万里,九山相连,九环相接,故曰:九顶连环山。中间山峰千仞之高,雪覆山顶,常年不化。山间树木林立,百草丰茂,泉水织流,山脚泉积成泊,湛蓝碧绿,润养万物,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阳君正观望此景,突觉山摇地动,只见:
林中飞鸟尽逃亡,山间百兽奔走忙。
狮哮山林震天地,鹰击长空动八方。
追查源头却原来是一只百眼赤面金鬃猊正与一只长翎紫金雕相斗,两者皆纳了乾坤灵气,有了妙法,一时相斗难解难分。
阳君为辨清此事随手捉来一只欲逃云雀,问它曰:“山间狮鹰相斗为着何来?”那麻雀未纳灵气,更未得智慧,叽叽喳喳只想挣脱,阳君见此情景便曰:“雀儿、雀儿,开口说话。”那雀儿便身散金光,有了智慧,说道:“这百目金猊乃是此山霸主,以此山为己任,山中众生皆由它做主定夺,有公正廉明之品德。那金雕不知从何来,见此山水草茂盛,风光旖旎想夺去作为巢穴,故而起了争执。”
阳君听罢放了那雀,降下云头,使了个定身之术将二兽定在原处,对那长翎紫金雕曰:“汝为禽之猛者,抢夺此处招祸殃及众生着实不该,汝去吧。”说罢解了法术,那金雕展翅哀鸣一声,入云不见。又对那百目赤面金鬃猊曰:“你为此山霸主,今后要爱惜山中万类众生,汝亦去吧。”那鬃猊吼哮一声,岿然不动,坐于原处。
阳君做罢,继续遨游四海,那百眼赤面金鬃猊却也动身,紧随阳君身后。阳君天上云游,它便地上追逐;阳君飞跨汪洋,它便海中湿身。一连数十日如此,那鬃猊不停不歇,不饮不食,身子消瘦,日行迟缓,却仍不停歇。
阳君见它如此执着,以为它要报定身之辱,便降下云来,站一石矶之上,曰:“汝连逐吾十日有余,粒食未尽,滴水未饮,不论山高海险,不管跋山涉水,追吾何意?”那鬃猊呈伏乞之姿,虔诚欲讨得智慧,阳君笑曰:“吾见汝不惧艰险,诚心正意,既是如此,汝便日夜紧随于吾,天长日久,斗转星移,春去秋来,必得智慧。”
阳君便收了那百目赤面金鬃猊,成一坐骑。这金鬃猊因日夜跟随阳君果了智慧,成就了日后之妖王——瑞霞
却说忽有一日天降大雪,嬴曌离了穹山,来至山下欲观雪景,但见得:
山岭川流一般同,俱是六晶铺盖成。
禽雀已成冰霜造,走兽僵冱风雪中。
冽风相逼岁柏倾,雪落霜叶齑粉碎。
举目千里无生息,感喟扪心只一人。
嬴曌见这冰封世界,万物调雾,怅叹不已,行至一冰鹿前,不觉嗟叹怜惜,闭目沉思良久。突然间,脑内灵光乍现,遂取来木条两根,相互摩擦,久而火星显现,燃烧起一缕火苗,嬴曌又取来薪柴一堆增入其中,如此便生起一团火焰,将鹿上冰霜融化。
怎奈风雪怒号,火焰将被寒风吹灭,嬴曌忙增柴加火,又取来石头木料,围着鹿、火建一房屋。房内火焰烘烤温暖如春,一时间冰鹿周身冰雪融化。
鹿有野性,欲逃出走,刚出房屋便被风雪逼回,嬴曌深知不除冰雪难救众生,遂将自身草衣披于鹿身上,暂驱它远离。遂口念咒语,那烈火高涨,开始翻腾,倏然间,只闻得“轰!”的一声,火焰冲破房屋,焰高千丈,直达云霄。这正是:
房屋可避风雪急,星炷可引千丈明。
玉宇暖化冰与雪,草木葳蕤万古青。
那鹿走到嬴曌面前归还草衣,山间兽鸟鳞虫献山花水果,香木宝石等礼物来感谢嬴曌。有天虫献来丝帛,嬴曌得丝帛穿于身上,又剩几丈,嬴曌回山献于阳君。阳君早见烈焰冲天,又闻嬴曌所为之事不免大喜,遂接纳献礼。后来阳君造人之时又将取火之法、营造之法、丝织之法教与人类。
却说阳君得了丝帛,不知如何是好,暂且先披于身上。那日阳君驾百眼赤面金鬃猊游历山川,又来至当初造嬴曌之飞泉流瀑下,因一路上见山河绮丽突发灵感,落坐于瀑下石间,掬来万元灵气,绣成山水图画。
那时山间迎春花开得正盛,阳君遂将迎春花绣于丝帛上,猛然间帛上迎春花化为一女子,此女子便是后来锦华绣境的的正月掌花花神迎春花花神——金韵。阳君大喜,遂将此花开时定为正月。
不觉间又过数日,山间杏花开放,又绣杏花绣于丝帛之上,成就二月掌花花神杏花花神——慕云,又将杏花开时定为二月。
又过数日,瀑下桃源桃花盛开,阳君欣喜不已,又绣桃花,成就三月掌花花神桃花花神——毓桃,定此月为三月。
而后又绣牡丹花,成就四月掌花花神牡丹花花神——雄红,定此月为四月。
绣石榴花,成就五月掌花花神石榴花花神——丹若,定此月为五月。
绣荷花,成就六月掌花花神荷花花神——水芝,定此月为六月。
绣玉簪花,成就七月掌花花神玉簪花花神——玉春,定此月为七月。
又绣桂花,成就八月掌花花神桂花花神——九里香,定此月为八月。
绣菊花,成就九月掌花花神菊花花神——金藟,定此月为九月。
绣芙蓉花,成就十月掌花花神芙蓉花花神——拒霜,定此月为十月。
又绣水仙花,成就冬月掌花花神水仙花花神——凌波,定此月为冬月。
绣梅花,成就腊月掌花花神梅花花神——玉奴,定此月为腊月。
十二朵花绣罢,成就十二花神,又过数月迎春花再次开放,阳君方要停了绣工,不小心刺中手指,一滴血落在绣卷上,化做一棵结红子的红树来,一时间手上丝帛也成了副千里园林山水锦绣卷。又定以上花开的十二个月份为一个轮回,曰:一年、一岁、一载。
阳君收起锦缎带十二花神深感阳君大恩同游山川,十二花神深感大恩,紧随阳君左右。待要回穹山之时,阳君想:“穹山地小,怎容的下众人?不免择一块清静之处吧。”遂云游至东南群山之处,见此地奇峰林立,千山碧秀,清溪水澹,柳舒花放,雨幕烟霞,风景明和,中间凹陷成一盆地,山深路僻,岭界隔绝,正是一处好所在。
阳君将绣卷展开,铺于陷处,输以灵气,密隐其所,成就这锦华绣境!
而后阴君、阳君又合造天庭、地府二处。阳君又用泥土混以灵气捏创凡人,以备充天庭、地府。
此时万类众生俱已创齐,天地妖花敬称二圣曰:先天无上灵元创世万法双圣太玄始祖。后人简短其名称之云:先天始祖。
二圣将天庭托与天尊司掌,主管天下风雨雷雪、凡人飞升与凡人命理之事;其位东方,正名曰:玄妙至真界。
二圣将地府托与魔君管辖,主理凡人生死轮回、病瘟灾难;其位西方,正名曰:幽冥罗刹界。
凡人居于原始自然之间,享五谷,饮甘泉,居土地之上,建庙宇林间;这庙中所奉非二圣,非二尊,亦非妖王花神,而是凡人自想自敬之神,二圣皆不怪罪,任其信奉;其位正中,正名曰:红尘人间界。
托九顶连环山于妖王,其地为天地之间兽鸟鱼虫之所宗;其位藏于红尘人间界西北,正名曰:九顶连环山。
托锦华绣境于十二花神,命其主管人间花开花落,草木粮谷之生长;其位隐于红尘人间东南,正名曰:锦华绣境。
如此三界形成,五境成就。这正是:
世界之间整秩序,天地分管规矩立。
玄妙至真瑞气绕,云海翻腾紫烟喷。
五桥流水弹曲调,霞光万道透宫闱。
众神皆是才觐封,辉煌旻天殿下仙。
幽冥罗刹非阴暗,有日有月众星见。
森罗宝殿公明廉,轮回宝鉴罪孽辨。
鬼怪虽怪良心在,魔凶好凶恶人来。
地府如此胜比天?吾是胡撰笑了然。
红尘人间天地安,子孙繁荣福绵绵。
风起祥云涌,甘霖降现;土肥地沃,好种米粮川。
一叶扁舟渡,打渔湖畔;雾凇沆砀,瑞雪兆丰年。
肉果米谷不愁断,一片锦绣好河山。
九顶连环气势凶险,纵横南北方圆有万。
八步朝阳仙府洞天,云岫耸峙绵亘蜿蜒。
中峰雪覆明珠闪闪,潺沄织流林草花间。
峰峦走兽来山朝礼,云空飞鸟聚枝参拜。
锦华绣境风光无限,十二美景俱造完全。
阳和启蛰阳君题撰,杏林春晖仁医御匾。
阳台云雨情梦桃源,雍荣风华妒羡牡丹。
碧血丹心赤诚一片,明镜莲心不移不偏。
握瑾怀瑜意贞志坚,沁月秋荣丰收安然。
瞻云陟屺登高眺远,冰露飞霜柔胜秋寒。
清幽玉洁冰泉流涓,凌寒留香亮节傲骨。
阳君血滴化相思红豆树,绣盖玉宇唤花琉璃宝塔。
十二花神共封花仙万千,锦华绣境奇花竞相争艳。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少天时……
且说阴君见万类皆安,不免安逸之意突生,日渐贪婪,欲壑难填:
篡夺旻天天尊殿,司掌森罗鬼君权。
雷祸善鬼乐无垠,杀虐仙娥笑开颜。
花天酒地,鱼肉众生。那时阳君游于红尘人间界,浑然不知。天尊、魔君无力反抗,联名密函,将此事告于阳君,次日阳君至天庭,见天庭内外气氛变,把守森严,遂过五桥流水,登至旻天殿,愿阴君回归正道就此罢休,阴君初还听,后而恼怒曰:“吾苦劳千年,应得如此!阳亦劳瘁,何不如此?”阳君告劝曰:“阴执意如此不惧天下众生诛杀于汝?”阴君大笑,曰:“众生?吾惧它何来?况且汝吾本是混沌阴阳之气所化,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阴若一灭分崩,阳亦荡然无存,吾与汝乃一丘之貉,同舟之人也。”阳君亦大笑,曰:“阴不恐吾死?”阴君变色,曰:“阳请便。送客!”
阳君劝之无果,无可奈何退出殿去,回至红尘,那二尊上前询问,阳君满面愁容,苦思良久,铿锵开口,只得三字:
“反了罢!”
一场大战就此拉开序幕,此战历经百年之久,史称灭阴之征。
阳君以虚渺结界护住红尘人间,又将穹山雾林之处的瑞霭化成千丈迷雾漫过穹山,以防阴君回穹山沉思养精。联合天地妖花反抗兵力,结成灭阴联盟,阳君亲自点兵坐镇锦华绣境,先发至人趁阴君享乐不备,攻下玄妙至真界。
阴君逃往幽冥罗刹界,撒豆成兵,言出法随,于幽冥罗刹界边奈河河畔摆下追魂天罗大阵,抵抗约近百年,以至于奈河水岸死骸堆积胜山高,血水横溢河套间,尸臭千里可闻见,活生生地狱世界。一时之间阴阳两方拉据于奈河水畔打得难解难分,僵持不下。
阳君为破解死结僵局,自散灵气过半,虚弱阴君法力。灭阴众兵将趁阴君虚弱之际,破了追魂天罗大阵,打过奈河去,攻陷森罗殿。阴君颓势无力抵抗,将残余兵将灵气吸纳,独逃至幽冥罗刹界中山险堑——九阴关。
阴君矗立山关之上对灭阴众将大叫曰:“阴身灭,阳亦死,若不想汝阳君活命,便杀吾哉!”灭阴众将犹豫踟蹰,扎营关下不敢强攻。
此事很快传至阳君耳内,阳君闻此伏案闭目叹息,不一时拍案叫曰:“杀!”遂传令攻打九阴关。
阴君被逼无奈化做巨魔凶神,那凶神体大胜比山关,高达万仞,力有千钧,跺脚便能将神仙碾为肉酱,拍掌便可使鬼怪化为齑粉。灭阴联盟中哪里有人降得来这庞然大物?灭阴军征战数日,不敌,只得撤于九阴关外九十里处,安下营寨,整顿兵士。
阳君此时正坐镇森罗殿,得知众将不敌,久久难攻,决断曰:“待吾亲自上阵,与阴拚得一死!”
九阴关上阴云旋旋,紫电闪闪,闷雷滚滚。暗玄玄满地枯骨纭卧,黑鸦鸦凶险关岳岿然。
阳君带灭阴众将临于关下,阴君知是阳君亲征,不愿关上饶舌。阳君叫关曰:“阴,尔今已是穷途末路,何不受降?”关内缄口不言,“汝明知吾至关下,何故不来见吾!”阴君坐于关内石椅之上,面无颜色,噤不开口,冷望着关门,只等阳君劝降完毕好来个痛快。而后阳君连叫数声“阴出关来”仍不成功,无奈何下令强攻九阴关。
阳君劝降尚且不恼,竟来攻关阴君哪里忍得,遂飞升空中,变巨魔凶神,掰下一山头,拦于军队前,一掌如遮天乌云压拢下来,欲将灭阴联军碾为齑粉。阳君纵身一跃,离了坐骑百眼赤面金鬃猊,蹿滑至凶神掌下,以掌相对,长吼一声,白光乍现,霎时间九阴关下亮似白昼,阳君将掌推出,直挺挺的将凶神巨掌举了起来。
凶神见状立刻口吐黑烟毒雾,熏害阳君,阳君身裹白光如水晶明灯,驱散毒雾。凶神另一掌向阳君袭来,天尊嬴曌飞身上去以剑刺凶神手掌,凶神吃痛口吐毒雾,十二花神合力以生长之息化为屏障抵抗毒雾,救下嬴曌。
魔君赤烜手握描金锋芒槊,握辔持缰,绕至凶神侧面,纵起□□骷髅飞虎,跃至高空直直地刺向凶神眼目。那凶神正与阳君、十二花神、嬴曌打的火热,精力全不在这儿,赤烜竭尽全身之力贯于槊间,如夜里陨星飞砸下来,一击即中!
凶神左眼顿时失明,关前众神鬼妖花当即齐刷刷拉弓放箭,凶神忙用手臂格挡,不一时凶神浑身上下遍布箭簇。
凶神一眼失明,又遭万箭攒身之辱,大怒!虎躯一震将赤烜震飞关外数里远,遂化三首,一首面哀,口吐玄风,眼放寒霜;一首面乐,口吐紫焰,眼放闪电;中间一首满面怒气,仍是口吐黑烟毒雾,霎时间九阴关前飞沙走石,昏天黑地,火燚电光。真是:
刮扎扎玄风如刀,冷飕飕寒霜似剑。
紫龙略地黑土焦,金蛇击山顽石碎。
黑烟盘盘迷眼眸,毒雾凶凶锁咽喉。
十二花神抵挡不住,就连生长之息所化屏障也碎裂开来,几人险些被狂风卷走。嬴曌身困毒雾,辛而被化为人形的百眼赤面金鬃猊瑞霞救出,躲至一巨石后。灭阴联军更是被吹飞的吹飞;被冻毙的冻毙;被烧焦的烧焦;被毒杀的毒杀……死状多样惨不忍睹。
阳君身裹白光护罩,抵挡于关前,向后望去,见飞尘弥漫,毒雾满天,亮眼透过尘雾看去又见死伤无数,尸横遍野,大好的幽冥河山早已成为尸山血海。阳君心痛不已,遂咬紧牙关,怒视凶神,铮的一声拔出腰间穹阳宝剑,割取掌心之血,沾于宝剑之上,只见剑上日月普照穹山纹红光乍现,须臾间风雷止住,火熄雾散。
凶神见此高举巨掌猛拍下来,阳君站立原处举剑不动,巨掌砸将下来掀一阵烟尘,凶神手心下竟无动静。十二花神、嬴曌、赤烜、瑞霞见阳君被压于巨掌下却无动静皆瞪眼惊住。
不一时那巨掌下竟彩光绚烂,七彩流光,阳君手握剑刃从掌下破掌而出,脚尖轻点长空,三两步便顺着凶神巨臂飞踏至凶神肩上,身后层层勾勒出绵延的彩虹飞线。
凶神乐首见状双眼放出霹雳惊雷,欲劈阳君,却被阳君血掌吸收反击回击,劈瞎那放电双眼。凶神瞬间吃痛,暴怒,欲用紫火焚烧阳君。哪成想阳君早已绕至那乐首颈后,一剑斩下乐首,顿时黑血如柱,喷涌如潮,乐首咕噜噜滚下关去。
灭阴联军趁此机会重整阵势,一拥而上,刀劈斧砍,剑刺枪挑,搞得凶神应接不暇,无能狂吼。
阳君飞踏至凶神中间怒首上,双手握剑,灌力于剑,彩光四溅,灵气回旋,阳君双手颤抖,猛地劈砍下去,凶神头颅瞬间一分为二,凶神如山的躯体向山关后的山峰上倒去。只听得轰隆一声再无动静。这正是:
九阴关前阴灵灭,穹阳剑下凶神绝。
阳光破云祥光现,尘风拂过也清甜。
百年征途路漫漫,得胜旌旗舞翩翩。
今朝再无烽火起,日后五境硝烟断。
话说阴君灵绝九阴关前,灭阴之征就此告结。神鬼妖花聚于旻天殿大摆庆功宴。次日聚议,要将“先天无上灵元创世万法双圣太玄始祖”改名为“先天无上灵元创世万法圣宗太玄始祖”意为消除抹却阴君之圣讳,此议被阳君驳回。
殿上众人又议策在天庭旻天殿前,五桥流水后再建一华美大殿,歌颂阳君此生盖世之功德,名曰“阳生殿”,阳君不愿,可殿上众人纷纷奏本定要建此宝殿,阳君无耐,只得应允了,单将“阳生殿”改为“一生殿”,择准吉日动工,不出三个月造成竣工。
一日,九阴关阴君灭灵之处紫光乍现,两团黑烟分散而去,一个直冲云霄,一个逃窜地府。
不日,神鬼妖花齐聚一生殿,欲将此事禀明阳君查清此事。不一时阳君缓步踏入殿来,不免使殿内众人一惊,单见阳君:
鹤发珠黄精神全无,笑颜难掩满面忧容。
众人见阳君数月变化如此之大,不知是何缘故,一时心头五味杂陈,因担忧阳君灵体,不敢将九阴山一事禀明。
阳君登至宝座坐下,阳君见殿上众人心中忐忑,不敢将九阴山之事提出,便开口曰:“九阳山之事吾已知晓,那是阴君厉气所化二煞,阴险至极,有蛊惑心神之能,尔等要仔细分辨,提高警惕,切莫受其所害。传我法旨,三界五境要一一排查清楚,不可放了二煞。”
说罢阳君猛咳几声,竟咯出一口血来,化成缕灵气飞散了。殿中众人见此皆惊,阳君乃先天始祖,太古混沌灵气所化竟得病症?纷纷奏本,问其缘故。阳君只曰是灭阴艰辛,战后案牍之务繁忙,劳累至此,搪塞而过,殿内众人不信,却也不敢多加询问,恐再劳累阳君。
按历推来每年二月十四日应为阳君诞辰,这一日一生殿张灯结彩,宴摆宝殿,神鬼妖花欢聚一堂为阳君庆贺寿诞。众人一早便来至大殿等候,直至黄昏才见阳君被仙娥搀扶着颤巍巍地走进大殿,阳君样貌容貌更加衰老了,身体越发无力了,神色也愈加哀愁了。阳君吃力的登上御台宝座,台下神鬼妖花不由得纷纷伤心起来,掩面而泣,藏容落泪,满殿欢乐之色全无。
有人站立出来,奏本,问阳君为何日渐沧桑衰老。殿内众人也无不担心阳君身体的,纷纷奏书要问个明白。阳君举目望向殿内众人,不再隐瞒,自曰:
阴阳本是混沌化,相生相克相伴随。
阴灭阳亦死,阴消阳亦蠲。
灵气散尽终有时,或言今日或曰明。
殿内众人闻此无不悲声恸哭的。阳君用尽力气猛拍了几下桌案,曰:“今日是吾寿诞,是吾之喜日,不说说笑笑,怎得哭起来了?听吾的法旨谁都不允哭泣,谁哭,谁…谁……”话未说完,阳君便噗哼一声,泣出泪来,阳君泪水流至腮边化为丝丝灵气消散了。殿下众人也听不进阳君法旨,一个个哭成泪人,哀呜一片。
红霞落尽,日坠西山,天星显现,月临殿门。阳君止了哭泣,也安慰众人莫要难过,曰:“吾死何足?五境化分各自安然,留吾也是余赘,今日一夜应算是吾最后一夜,吾灵气元将竭,难维自身,且与我同饮杯中酒,欢度过这一夜,也算吾之所幸。”言罢举杯,一饮而尽。众人接连举杯三次,敬酒阳君。阳君下令两旁乐工齐奏人间《诗经·小雅·鹿鸣》之乐,又奏《诗经·小雅·天保》之乐,再奏《诗经·小雅·伐木》之乐,后有歌舞齐上,不一时悲氛全消,欢声雷动,走斝飞觥,殿上载歌载舞有说有笑。
时间过得真快,殿外曙光微泛,朝霞染雾。阳君觑见双手灵气渐散,眼中无泪流淌,闭目叹息。殿内一人忽见阳君灵散,大叫一声:“始祖!”众人方从欢喜中醒过神来,不知所措,只有泪滴可表其心。
阳君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缓缓抬头望向殿内众人,满目不舍,泣曰:“吾之使命尽矣!只下最后一令。”众人下跪齐呼听令。阳君曰:“神鬼花妖听令,此后除却地府轮回之责,废除尔等所有司掌红尘人间凡牵涉凡人之职,往后不得扰乱红尘,要各自安境,造福己民。还有…一定要除却双煞,日后尔等必有一大劫,我咒诅那罪魁祸首,将来也要灵散以谢天地万物……”
阳君话落,慢慢合上双眼,身溅白光,身体自下而上化为缕缕灵气飘荡空中,萦绕整个殿堂,盘旋一生殿的上空,伴随着殿外似晚霞的朝阳徐徐消散。
……
……
此后四千六百年间,除开九顶连环山发生了点小摩擦外,五境安泰,万类繁荣……
……直至爆发天魔大战,应验了阳君预言……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