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桥头楼上》作者:67910549
P大刚开的时候就听说了这本,但当时刚从头追着《太岁》完结,第一次追连载就等得抓心挠肝有点阴影,所以就想着等完结了再看,结果再听到消息居然已经完结了,那时候正好三次很忙,就一直拖,后面直接忘了,偶尔几次想起来也都是一时兴起然后被开头劝退,到昨天早上水课实在无聊,然后三节课一口气看完,真的震撼,从教室往宿舍走路上直接露天流眼泪,缓了一整天,现在来奉上长评。
ps:本人情绪极不稳定且语言组织能力极差,本篇纯发泄无理性探讨,想到什么说什么非常混乱,有前言不搭后语或引发不同意见请尽量安静离开或和平讨论至少不要伤害我的玻璃心哈。 首先我自己,大二躺平大学生一个,最后那边“大官人”发言应该是我看整本书唯一一个能笑出来的地方了,不过我个人觉得自己和赵筱云可能会更像一点,性格比她成熟一点点,但不多,父母大概做不到直接安排我工作,不过在他们的指导下目前我的专业差不多就是毕业即铁饭碗,快二十了还能毫无负担地和所有长辈撒娇且有用,真遇到事情了只会手足无措第一时间找上级,但还有道德,总觉得知道了自己就有责任,不知所措但热心,可热心也有限,受阻了就会想要不算了吧,可又忍不住一直关注着,一有机会就什么也顾不上地试图“补偿”曾经的无助,尽管其实能做的实在微不足道。 《桥头楼上》让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它的全女阵容,但想法最多的是它的群像性,书标着唐果是主角,这是我打字时回去翻到的,但其实看书的时候,到一半我就觉得全书是很难定义一个真正的主角的,就像《太岁》,所谓的主角更像是一条线索,不过《太岁》不这么明显,奚平就像树的枝干,是主体,通过他连接着无数或大或小的“果实”,即其他人物,每个都很吸引人,但奚平是主体,《桥头楼上》不是的,唐果就像糖葫芦的杆子,贯穿始终,在品味糖葫芦的过程中,每一个果子都有独特的味道,大多瑕疵明显,但总有直击人心的可取之处,甚至有时美味到让人几乎忽略主角的存在,而更像一个被“主角团”探索的npc,到了最后,回头时,才发现这不起眼的人一直在全程隐匿着,又在最后伸出尖锐的一头,接通先前的所以草灰蛇线,占据所有的视线。 中间P大对蔡人美“成功”那一大段话真的很抓到我,我从段评了解到居然有人断章取义来黑P大的时候真的很愤慨,以至于难过,这样直击痛点的一段话,就这样被完全扭曲,是怎样恶心的险恶的用心。我其实算是比较激进的那类女权主义者,但我也是真的看不上网上到处莫名其妙打□□的那一帮,啥也听不见,啥也不付出,就盯着各种所谓的“漏洞”,叫嚣着一丝一毫都不能退就无差别攻击所有人。诚然,这个世界存在着太多隐形的不平等,敏感一点是有必要的,但这并不是将矛头对准被这些隐形歧视所影响而不自知的另一种“受害者”的理由。话题有点偏,说回这段,在这里,P大用讽刺的,一比一复刻网络常见话术的方式再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刻板印象,把那些不起眼的所有话语放在一起,披露在阳光下,让那些看似合理,实则毫无逻辑却被无数人认可的加诸于女性的枷锁离开灰暗的保护色,显露出其狰狞可怖的内在,真的大胆,也真的是什么都没说,又什么都震耳欲聋。 还有人物,每一个都个性鲜明,但并不是没有共同点,除了在明面上的善良,团结,不愿旁观,我读下来最有体会的是,每个角色都有着两面性,或者说,都很“拧巴”。但这拧巴并不是贬义,而是代表了真实,坚定而自我的主角诚然是主流,也更让人向往,但这份向往恰恰是因为作为现实中的人,我们是很难做到的。但《桥头楼上》中的每一个,都有自己别扭之处,无脑反派蝴蝶妹妹也会害怕“真唐果”在大众面前坐实被猥亵而不去辟谣,坚强的警长也会产生压力甚至将软弱的后果加诸亲生妹妹,状似疯癫的海胆陛下也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对抗从未善待过她的世界以求一隅安身,每一个看起来都独特极了,但每一个都不过是偌大的现实社会中再微小不过的一粒尘埃,这世上多的是与她们相似的人生,也多的是比她们更波澜壮阔反差巨大的人生,与这些相比,我们的“主角团”太不起眼了,可当我们细细挑出她们,置于显微镜下,又绝不能不为之动容。 絮絮叨叨这么多,感觉其实没怎么讲到点子上,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就这样吧,欢迎在宝子们也留下自己的想法鸭。 [1楼] 网友:67910549 发表时间:2025-03-22 11:57:26
Σ( ° △ °|||)︴我忘记打两分了!对不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