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郁竹的婚姻问题作者:温情杀戮
偶尔看到网络上讨论城市女能否嫁给农村男的热门话题,读完众网友的帖子后颇为感触,看来爱情和婚姻的确是既相互关联,又必须独立来对待的两个问题。启发之下,温情便写了这篇长评,谈谈郁竹的婚姻问题。
曾与季风大人讨论过,郁竹与之临两人可能的各种结局。假如他们生活在现代,无疑是琴瑟和谐的一对佳偶,可身处在那样的环境里,郁竹和之临拥有美满婚姻的概率实在不高。之临为了变得强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为郁竹终身的遗憾。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倘若之临没有死,顺利地登基为帝,他和郁竹就能够获得幸福了吗?恰恰相反,之临是依靠世族力量的支持才得以登基的,他势必要保障这些世族的利益,而最通常的做法就是联姻。即便一意孤行将郁竹封为皇后,那三宫六院也是省不了的。不但省不了,之临还得做到雨露均沾,开枝散叶。而郁竹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母亲的旧路,甚至比她的母亲更为痛苦,因为她爱之临,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他和其他女人生儿育女。这是郁竹最最鄙夷,也最最恐惧的命运。就算她为了之临,勉强接受这样的命运,也终将在这个金色的牢笼里一点点枯萎死去,她和之临的爱情也必将被尘土掩埋,不复昔日的纯白。而这才是最悲惨的结局。虽然我痛惜之临的早逝,但却也不得不说,也许正是他的死才使得他们的爱情免于被岁月风化,将最美好的记忆永远在郁竹的心间封存。 所以人们说,要嫁给最适合你的人,而不是你最爱的人。之临是郁竹最爱的人,也是最爱郁竹的人,却不是那个能够给她带来幸福的人,现实就是如此的冷酷而无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季风大人写的“愚人节恶搞番外”?(没看的朋友,建议不要错过了,^-^)大家请先自动忽略番外里的丈夫是晏之原的问题,仔细地读一读,你就会明白,有一位出身高贵,又体贴专一的丈夫,有活泼可爱的子女,一家人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才是郁竹的幸福所在,是实实在在的,看得到,也抓得住的幸福。这个能够带给郁竹幸福的男人未必是晏之原,但他必定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他必须是一个强而有力的人,能够保护自己和家庭,也能够带给郁竹那种她想要的生活。 前面已经分析过,之临之所以无法带给郁竹幸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身力量太过弱小。而郁竹由于性格和理念的原因,也由于作为封建社会女性天生的弱势,她也无力承担保护自己,保护家庭的重担。虽然郁竹独立又坚韧,可她的善良,她的美好,其实是需要有人小心的呵护才能够不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侵蚀败坏的。少女时代,是赵养性这把大伞为她遮风挡雨,结婚后,自然是她的丈夫接过这责任,让她能够在风平浪静的避风港里悠闲的徜徉,将所有的惊涛骇浪都隔绝在外。她的丈夫必须足够强大,可以不需要郁竹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他政治权力斗争中的左膀右臂。她的丈夫也必须足够开明,懂得不去约束郁竹的天性,给她充分的自由,让郁竹随心所欲地做一些她喜欢的事情,比方说扶弱济贫。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人在这世上为数不多。如果季风大人不打算塑造一个类似黄老邪那样的世外高人的话,那郁竹的择偶范围其实是很狭小的。不外乎北岭世子,南郡世子,以及各大皇子,豪门公子,也许还可以加上那位露了把小脸的西疆王子,呵呵。在这个奉行丛林法则的社会里,这样一个强大的人,可想而知他的双手不可能是洁白干净的,也必然不是郁竹所心仪的类型。因此,郁竹如果想要找到理想归宿的话,在某些观念上恐怕不得不做出适当的妥协。 至于有些mm提出郁竹可以嫁给像丁迅这样家世不那么显赫,但为人厚道正直的好男人,我认为这个提议不大现实。且不说赵养性肯不肯答应把女儿“下嫁”,若是郁竹真的嫁了丁迅,有谁可以保住丁迅的性命?晏之原要除掉丁迅简直如同捏死一只蚂蚁般容易。丁迅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郁竹在他们家养伤的时候,丁迅连去探视郁竹病情的勇气都没有,恐怕要老天爷借给他胆子,他才敢“高攀”郁竹这门亲事!所以说,无论谁娶郁竹,首先一条,就是他必须具备足以和晏之原抗衡的实力。 第二, 他必须超脱世俗,接受一夫一妻的生活方式。 《竹枝词》中提到,在东越,那些身份高贵的男子,无一不是妻妾成群,郁竹所追求的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的确颇有难度(就是在现代也……汗一个!),且根本不被当世人所接受。当时的男子无不以家有成群美妾,儿女满堂作为成功人士的标志之一,甚至不少贵公子在未娶正妻之前就已先行纳妾生子,正如之原挖苦的,郁竹要是嫁给这样的人,立马儿就做上现成的“娘”了 :)。倘若哪位富贵男子只有一房老婆,肯定被世人嘲笑为“惧内”,“治家无方”,而他的老婆也必然被扣上“妒妇”的恶名。那篇恶搞番外里,季风大人也借着小女儿之口说出了世人的看法:“张叔叔都有五个老婆,爹爹你只有一个老婆,太丢脸啦!”由此可见,甘愿为郁竹做出如此“牺牲”的男人恐怕是少之又少的。 有位mm在发言里奇怪道:“这两位不可能只有一个女儿吧?” 温情猜测,季风大人是故意这样安排的。看过《飘》的mm多半会记得,郝思佳的黑嬷嬷一直对白瑞德有很深的成见,即使白瑞德有心讨好,她也不让步。后来郝思佳生了个女儿,黑嬷嬷对白瑞德的看法突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原因是她看到白瑞德不仅没有因为没生儿子气恼,反而将这个女儿引以为荣,疼爱到极点。黑嬷嬷说白瑞德是“真正的上等人”。可见,生女儿一事是块“试金石”。接受“一夫一妻”不算是最难得的,更难得的是在年届而立,膝下只得一女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不纳妾,并且顾及郁竹的身体,不把她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没让她一年一个地生下去,直到生出儿子为止。这样面对“香火断绝”的前景而潇洒自若的男人,必是个超脱世俗,不被世人的条条框框所约束的人。也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够带给郁竹真正的幸福! 第三, 他追求郁竹的过程中能够不畏“艰难险阻”,百战百败,百败百战。并且能够包容郁竹和之临的过去,也能接受郁竹被□□失贞的事实。 在以前的长评里温情说过,郁竹这一生怕是再也不能够爱一个人像爱之临那样,一无反顾,无所保留。她的身心皆遭受重创,已经无法对任何一个人轻易开启心门。所以说,如果想要走进她的内心,这个人必须有着超“厚”的脸皮,超强的心脏,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 不仅如此,他还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晏之临已经成为郁竹心中一座完美的丰碑,他不仅要容许郁竹在内心深处永远保留着一处无人可以涉足的秘密领地,而且还要学会聪明地不与郁竹心里住着的之临一争高下。要做到这一点显然需要过人的智慧和胸襟。 插几句题外话。读《女皇神慧》的时候,我喜欢王览多过华鉴容,但我也承认,有了王览的珠玉在前,华鉴容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不仅瞎了双眼,而且他的儿子一出生就注定没有皇位继承权。特别是最后一章,华鉴容嘱咐道:“我死去以后,请把我的尸骨葬入大海……” 读到这里我鼻子一酸,不由地濡湿了眼角,是的,即便到死,他也是不能够和王览争的,宁可一个人做那孤魂野鬼。可能大家会笑话温情庸人自扰,不过我的确想到了,郁竹也承诺过之临,百年之后与他合葬。那么,郁竹的丈夫要怎么办哪?一想到之临一个人孤伶伶地躺在地下,我就有点希望郁竹也守着对之临的承诺,孤独终老,可是我又不忍心啊。郁竹这样慈爱的女子,该成为一个母亲的,也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母亲。也许天真烂漫的儿女,才可以真正温暖郁竹那颗冰冷犹如死灰的心吧。而郁竹和之临的遗憾,能不能等到来生再补偿?希望季风大人写个番外,让郁竹和之临在来生相遇,这一次,他们只属于彼此,厮守到白头…… 回到前面的话题,以上三条是郁竹理想的丈夫所需要具备的,而这个男人爱郁竹爱到什么程度,不用我说,mm们也自个儿体会得到。坦白讲,写完这三条,就连温情也觉得无力,郁竹这辈子的幸福恐怕真的如水中月,镜中花,就是看得到,也未必摸得到了。以这三条来衡量,到目前为止,晏之原显然是最接近的一个(也许季风大人会给咱们新的“惊喜”也不一定!^-^)。虽然说,晏之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最好的惩罚方式就是让他一辈子也得不到郁竹的心,可是考虑到郁竹那虚无缥缈的幸福,我又踌躇了,也许,不应该把晏之原就这样三振出局。 《竹枝词》行文至此,最具讽刺意味的有两处。其中一处是顾家的漏网家奴对郁竹施下毒咒,暗示她也将遭人凌辱,生不如死。当时在场的晏之原气到“全身发抖”(比他自己被诅咒还要生气),可他不曾料想,实施这个“凌辱”的竟然就是他自己(不知道他事后有没有领悟到,呵呵)。另外一处就是贯穿《竹枝词》三部曲的“双凤玉佩”。这玉佩本是晏之临送给郁竹的定情信物,□□一节中失落,被晏之原拾到,从此成了他的贴身之物,被他当作和郁竹之间的见证小心收藏。可以预见,在第三部中,这块玉佩又将在郁竹和之原之间掀起怎样一场惊涛骇浪。写到这里,温情不禁感慨,郁竹,之临,之原这三个人,究竟谁是谁的缘分,谁又是谁的劫数哪?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有的mm读完□□一节后断言:晏之原并不真心爱郁竹,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温情想劝抱持这种想法的朋友再重头到尾读一遍《竹枝词》,季风大人的文写得很慢,可是也很用心,如果你一字一句细细地读下来,你会发现许多之前忽略掉的东西。举个例子,在《云湖》篇里,之原向郁竹求婚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尽可以在允王府里,继续做白日梦;你看着讨厌的人,只要说句话,本王替你赶人,叫他们要多远滚多远!偶尔――”他的眼里闪过一丝讥诮,“你也可以缅怀一下旧时光,不过咱俩丑话说前头,成天想着以前的人和事,那可不行!” 这短短几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意味深长。头一句话,是指郁竹尽可以按照她喜欢的方式过日子,她不喜欢的,之原不会勉强她去做,比方说应酬权贵,拉关系等等。而这下一句“你看着讨厌的人,只要说句话,本王替你赶人,叫他们要多远滚多远!”,读者mm仔细想一下,就明白之原的意思了。试问,允王府里,会有什么人是郁竹讨厌的?当然是那些跟之原扯得上关系的女人,比方说通房丫头(类似《红楼梦》里袭人这样的角色)。之原这么说,就是要把她们在郁竹进门之前都“打扫”干净了,省得在他们之间碍眼。另一层意思就是承诺娶了郁竹之后,再也不会有其他的姬妾(郁竹自然会“讨厌”这些姬妾的)。最后一句话,则暗指只要郁竹别太过分,之原可以容忍她在心里为之临保留一席之地。之原这几句话虽然十分含蓄隐讳,但明眼人都听得出来,他的这次求婚其实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给出了很大的诚意的。也许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看来,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可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这样的承诺几乎算得上“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了。以之原骄纵狂妄的个性,以他堂堂允王之尊,何以委曲求全至此?他是真情还是假意,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把《竹枝词》比作一幅疏疏淡淡的山水画,那之原和郁竹的互动就是画里的那几抹亮色,虽然寥寥数笔,但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季风大人用她细腻传神的文字娓娓道来,让我们这些读者不知不觉地迷失在之原和郁竹的故事之中。 在认识郁竹之前,十七岁的晏之原意气风发,在他眼里,那些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莺莺燕燕,不过是些没头脑的傻丫头,只懂得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等待男人的垂青。她们之于他的意义不过是无聊时的点缀和谋取利益的工具,并不需要付出半点的真心。直到有一天,身着男装的赵郁竹从丰乐楼的窗户里一跃而出,就这样从天而降,直直地向他撞过来,毫无征兆地闯进了他的世界,硬生生将他的人生撞离了原来的轨道。这个聪明大胆的女孩,不仅对他的魅力视若无睹,甚至用毛毛虫贬损戏弄于他,既让他恨得牙痒痒的,却又身不由己地被她的独特深深吸引,因为他看到了郁竹大家闺秀外表下掩藏着的叛逆,之原亦是离经叛道,不守礼法之人,直觉告诉他,这个女孩正是他的“同类”。在猎场,郁竹救下遇刺的之原,她的机智勇敢,美好纯良也彻底征服了之原,季大写道: “郁竹正俯下身来看他。她的目光澄澈柔和,神色也不像以往那样冷淡,而是充满关注。微风拂过,她额际几缕头发轻轻飘动。 晏之原猛地低下头……” 从这一刻开始,之原正式跌入了“爱的大坑”(季风语),嘻嘻。 这是晏之原真正意义上的初恋,也注定是一场苦恋。那感觉确如一颗青苹果,涩涩的,酸酸的,回味起来却又带着若有若无的甘甜,个中滋味,就只有他自己才能完全体会。不同于郁竹和之临之间那种两情相悦,心灵相通的美丽,之原的单恋故事则别有一番动人的味道。正如那篇恶搞番外里所说,之原能够接近郁竹的机会实在不多,好不容易见了面,郁竹也不会好好和他说话。为了亲近郁竹,之原是动了番脑筋的。比如说,假装晕血哄骗善良的郁竹背他,又比如说获知之临因面见皇上不在隆福宫,便让张帷把郁竹硬请到繁秩宫。还故意把硝石堆在郁竹容易看到的地方,以引发郁竹的话题。经过一再的试探,一再的碰壁,之原也花了许多心思去了解郁竹。因此,虽然他和郁竹接触的机会远远少于之临,却十分了解郁竹的内心世界,知道她为什么认定了之临,也知道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甚至有一次,还打着“观赏红梅”的幌子,跑到隆福宫,想观察一下郁竹和之临相处的情形。不料看到郁竹落落大方地扮演起女主人的角色,给他们兄弟敬茶,之原心里颇为受伤。季风大人写道:“晏之原今日表现与往日迥异,接过茶碗后,头也不抬,只冷冷地道了声谢,就一声不吭了”。好在最后借着“瘸腿鹿”挖苦了之临一把,也算扳回一城。其实了解郁竹越深,之原越明了,郁竹并非理想的婚姻对象,就像他自己说的,郁竹比不上“袁黛、隋芊芊、甚至杜鹂”。可惜他的理智比起他对郁竹的感情而言简直不堪一击,我想,自从在奔牛村和郁竹假扮夫妻之后,之原心中的妻子,除开郁竹已无第二人选。 有人说,之原□□郁竹是因为太爱她的缘故。温情以为,之原会这么做,是太爱她也太恨她的缘故。随着对郁竹的感情一步步升级,之原对郁竹的怨气也在一点点积累。要知道,之原这辈子还从来没有对一个人这么用心,这么在意过,可郁竹不但不领情,还一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的欠扁模样。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之原第一次吻郁竹,季风大人是这样描写的:“那人仿佛豁出命似的,紧紧搂着她的腰,先是碾压吮吸、继而狠狠啃咬起她的双唇来”。一再踢到铁板,之原对郁竹的确是又爱又恨的矛盾感觉,恨起来的时候,就生生地咬破她的嘴唇,想要她感受自己内心的疼痛,想要在她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提出“地下交易”却被郁竹痛打,之原终于尝到了绝望的滋味。他的感情就如同那块硬要塞给郁竹的丝帕,又像被郁竹随意丢弃的白狐裘,再精致,再完美,郁竹也不屑于回头看一眼。如果再不做点什么,这辈子他大概就只能目送着郁竹的背影,看着她渐行渐远。打个比方,之原犹如隔着层单面可视的玻璃,看着郁竹和之临的两人世界,郁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喜怒哀乐,可是,就算他在这一侧嘶声大喊,郁竹也不会有半分的触动。所以,之原断然决然地砸破了这分隔他们的玻璃,任那玻璃的碎片将自己和郁竹,之临都割得遍体鳞伤。那一刻,他的确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事件改变了郁竹的人生,也改变了之原。如果说,在□□事件之前,之原就像一个不择手段,抢夺心爱玩具的孩子,那么这件事之后,他成长了许多。身上的浮躁之气渐渐消褪,而胸中的怨气也充分地宣泄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对郁竹的内疚。郁竹在他心目中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郁竹不再仅仅是他的梦想,也成为了他的责任(他强占了郁竹的贞操,自然是要负责任的)。出征前,之原获知郁竹即将嫁给之临,他所想的是,将郁竹“暂存”在之临那里。因为在他的心底,郁竹已经是他的爱人,他的妻子了。看到之原自欺欺人地将郁竹遗落的玉佩当作定情信物一般珍藏,甚至征战西疆的日子里,还堂而皇之地把它挂在了腰间,以慰相思之苦,温情真不知道该笑话他一厢情愿,还是该怜惜他一片痴心了! 《云湖》篇里的之原仿佛和郁竹生分了,有时的确是这样。分离了整整一年,之原回永州不过两日,便又千里迢迢地赶到云州,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心上人。也许思念太深,真正见面时,反而近情心怯了。横在他们之间的障碍——之临已经不存在,之原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拥有郁竹了,他心中的喜悦和急切是可想而知的。可同时,他也是忐忑不安的,因为他不知道郁竹有没有从伤痛中走出来,能不能够接受他的感情。所以之原压抑了内心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情感,采取了观望的姿态。一方面他发现郁竹跟从前一样,油盐不进,刀枪不入,拒人于千里之外,另一方面,那天西疆刺客夜袭横云山庄,郁竹为他抵挡刺客的突袭,又使他不由得心生幻想,他暗暗猜测,也许,郁竹对自己也并非完全不在意的。所以,季风大人写道,之原在叱责刺客的时候,“薄薄的唇角翘了翘,俊美的脸上竟露出了一丝笑容”。可惜他的美梦很快就破灭了。在东鸭岛,之原眼睁睁地看着郁竹在自己面前坠入云湖,他终于明白,在郁竹貌似平静的外表下,竟是万念俱灰,一意求死!之原又惊又怒又心痛,他恨不能狠狠地将郁竹摇醒,对她大吼:“你为何要这般折磨于我?之临死了,可你还有我啊!你为何如此狠心,难道你也要我尝到天人相隔,永失所爱的滋味!” 然而,他却偏偏没有任何立场说这句话。只能派张帷日夜守着郁竹,“以防不测”。季风大人写到之原望帘止步,欲语还休,只余一声叹息,这个细节把握得非常精准。于是,便有了求婚一幕。温情猜测,那一番求婚的说辞之原是做了精心准备的。他知道郁竹讨厌他拈花惹草的不良记录,便举出牛继宗等人的例子,暗示自己跟他们相比,完全称得上“身家清白”,是值得托付终身之人。因为害怕郁竹一口回绝,他刻意淡化了和郁竹的感情纠葛,把这次求婚说成为了应付双方家长的压力,互相帮忙的互利互惠之事。而这些都不是重点,通篇求婚台词的核心,就在于我前面引用过的那段话:“你尽可以在允王府里,继续做白日梦;你看着讨厌的人,只要说句话,本王替你赶人,叫他们要多远滚多远!偶尔――你也可以缅怀一下旧时光……”这段话之原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他对婚后生活的郑重承诺。可惜,咱们的郁竹完全不在状态,忽略了他的诚意。两人再次闹了个不欢而散。 尽管之原不止一次地在郁竹面前撂下“狠话”,但却一次也没有兑现过,他终究还是无法割舍这段感情。剧情再往下发展,我想,之原首先要解决的是皇帝老爹可能给他赐婚的问题。如果被迫娶妻生子,那就等于直接出局。所以之原要拿出应对之策方可。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比如,拿西疆战事激烈为由,可以抢在赐婚之前,当众起誓,说“不打败西疆,就不言婚娶”,不但推脱了婚事,还能鼓舞士气,赢得民心,可谓一石二鸟。 不少读者mm说,之原爱郁竹不如之临来得深(现阶段)。虽然我不认为爱情的深浅可以简单地比较,但这观点我大体认同。之临遇到郁竹的时候,他的世界一片荒芜,是郁竹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如他自己所言,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郁竹,对于之临而言,郁竹几乎相当于他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所以当郁竹与皇位相冲突,他便决然地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太子之位。之原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如果没有遇到郁竹,之原这一生的轨迹基本上已经定型,年少的时候是个小花花公子,到老了也还是个老花花公子。“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可谓洒脱到家,也无情到家。郁竹的出现,是之原生命旅途上的意外,也是他人生的最大变数。郁竹在之原生命中的份量一点一点增加,渐渐成为他心目中同皇位一样,志在必得的“东西”。虽然我们不知道假如同样面临皇位和郁竹的选择题时,之原的答案会是什么(估计季风大人以后会让咱们知道的^-^)。但至少我们知道,在郁竹和袁黛之间,之原选择了郁竹,也就等于放弃了通过联姻方式取得世家支持的捷径,而走上了掌握兵权的实力派道路。虽然郁竹不是之原人生的全部,但也许相比之临,强势的之原更能够带给郁竹幸福。当然,这个还有待未来的检验。 之临已经逝去了,之原也走到了悬崖边上,只要再行差踏错半步,他和郁竹这一生的缘分也就尽了。温情的心情和有位叫“老牛嫩草”的mm一样,既希望看到之原为他的错误付出代价,却也希望季风大人可以“放他一条生路”。年少的时候,温情只喜欢看悲剧故事,看完后装模作样地感叹:“美好的东西就是要毁灭来给人看的”。如今年纪渐长,却发现这世界痛苦无奈的事情已经太多,而遇到一个真心相待的人又是多么的不易。因此,温情也渐渐落入俗套,更愿意读那些温暖的故事。唉,扯远了。 分析完晏之原的心路历程,温情再来谈谈郁竹对之原的感觉。 由于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影响,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都是戴着“有色眼镜” 的,故而,有的人我们会“一见倾心”,有的人我们却“敏敬不谢”。郁竹也是这样。母亲不幸的婚姻在郁竹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她将这不幸全部归咎于她的父亲,赵养性。因而郁竹心目中的 Mr.Right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他必须和赵养性是完完全全的两类人。抱持着这样的理念,郁竹对之临,之原两兄弟的印象就走向了两个极端。在郁竹眼里,之临完美无缺,纤尘不染,就连他的残疾病弱,在郁竹看来,也成了杜绝其他女子窥伺的“特殊优点”。即使受到袁黛好意提醒,也不曾动摇她对之临百分之一百的信任。之原则恰恰相反,虽然郁竹认识之原比认识之临还要早一点,可初次见面(小时候的不算)她就对之原生出了深深的成见。她将之原和她的父亲,表哥归类为同一种人,甚至之原比他们还要恶劣,还要危险。像这样的人,郁竹唯恐避之不及。对于之原的追求,郁竹不曾花过半点心思去分析他的动机,只草率地冠之以“轻浮好色,别有居心”。之原对郁竹的感情,之临可以体会得到,就连新雪这样的旁人也有所察觉。说到这个,感受最深的人大概要数袁黛。袁黛与之原青梅竹马,对他一往情深。为了和他在一起,不惜背负“背信弃义,不守妇道”的骂名。袁黛出身高贵,容貌出众,被大家恭维为“必然的太子妃”人选,之原也对她另眼相看。虽然之原喜新厌旧,花心好玩,袁黛都能一一容忍。可郁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袁黛明明知道郁竹心里只有之临,可是她看着之原一点点坠入情网,无力自拔,她从惊讶,伤心,到绝望,最后终于认清事实。她正是看明白了之原对郁竹的“死心塌地”,才会在自己被进一步伤害之前,明智地及早抽身。可惜咱们的女主角郁竹,却一味的“当局者迷”,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温情一直忍着没说,因为讲出来可能会有刻意替之原开脱的嫌疑。但犹豫再三之后,我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我认为在□□一事上,郁竹并非完全没有过失(姐妹们先别打,听温情把话讲完)。按照常理,一个女孩子面对异性的追求,就算完全无法接受对方的情意,但心里总还多少存着几分感激。回绝对方的时候,也会注意方式方法,顾及对方的自尊心。可是,由于心怀成见,郁竹在处理之原的问题上显得太过简单粗暴,完全没有考虑对方的感受。之原向她告白的时候,她只单纯地回以“我们不合适”,连解释都懒得给。随后之原又提出“不道德交易”,郁竹觉得受到了侮辱,所以重重地打伤了之原。其实她本来不必出手这么重的,严词拒绝再加一个大耳光也就差不多了,可她先在之临那里遇到了不愉快,偏偏之原又不长眼地自动送上门来,恰恰好做了郁竹的出气筒。人与人之间是讲究互动的,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郁竹的拳脚相加再加上“痴心妄想,厚颜无耻”的评价,以及“最好别让我再看见你”的绝情,激起了之原所有的负面情绪。我想,如果没有之前郁竹这顿不留情面的暴打,也许就不会有后面□□事件的发生。温情写这段话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郁竹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失当,是值得咱们读者反思的。 那么,面对之原的追求,郁竹真的做到了“心如古井,平静无波”吗?却也未必。《竹枝词》通篇读下来,温情发现了一个隐藏很深的事实,那就是,在之原的不懈努力下,郁竹这块千年冰山其实也出现了细微的,几不可辨的裂纹。比方说,在奔牛村,季风大人有这样一段描述: “竹姐姐,”秀丫捅捅郁竹,笑道:“你家官人瞧你呢!” 郁竹抬头。果然,那人不知何时,搬了张椅子到檐下坐着,见她瞧过来,便微微一笑,笑中全没了以往惯有的轻浮与讥讽,相反,充满了一种意味深长的味道。 郁竹的心“扑”地一跳,赶紧收回了目光。 可见,当之原偶尔收起他惯常的嬉笑之态,他的魅力也是可以使得郁竹心跳加速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几处,仔细读就会发现,温情就不一一列举了。另外, 大家注意到了吧,《云湖》篇里,郁竹好几次在丁迅或者丁晴面前评价晏之原,都一反她平日的宽厚温和,用词贬损而尖刻,几乎有刻意诋毁之嫌。这说明什么?说明郁竹已经不能够用平常心来对待之原了。甚至连提到之原的名字,她都会反应过度,季风写道:“郁竹一怔,那杯本已端起的茶凝在了半空”。只不过她仍然拒绝思考,一心只当自己特别厌恶晏之原这个人罢了。虽然她一味地认为之原对自己的追求不过是虚情假意,却也迷惑于之原时而流露出来的,和之临相似的眼神。她却不明白,他们的眼神之所以相似,是因为他们爱护她,担心她的心情其实是没有分别的。简而言之,温情从郁竹的种种无意识的表现分析看来,之原的爱情也并非全然无望的。郁竹的心不是铁石铸就的,之原激烈而执着的情感,还是多多少少渗透进了她的内心。就看郁竹什么时候可以揭去“障目的叶子”,睁开眼睛,好好看一看这个在她生命中兜兜转转的男子。 目前,□□事件是横梗在郁竹和之原之间最大的隐患。可反过来想,正因为之原曾经重重地伤害了郁竹,他的心里其实是非常愧疚的,他亏欠了郁竹很多,所以极力想要补偿她。因此,如果郁竹肯回应他的感情,浪荡公子摇身一变,变成番外里那个温柔专情的模范丈夫,我们读者是完全不会觉得惊讶的。郁竹和之原,两个人的个性,价值观均相去甚远,即使走到一起,磨合的过程也是漫长而辛苦的。虽然他们的每一场对手戏都火花四射,精彩万分,可对于当事人自己,却往往是两败俱伤,相互折磨。前些日子读了辛夷坞的《原来你还在这里》,就是描写出身,性格都差异很大的男女主人公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让我们这些读者也跟着百转千回,黯然神伤。我想,郁竹和之原无论是分是和,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晏之原最后是修得正果,还是忍痛放手,单看季风大人的心情了,只要合情合理,温情也无话可说。只是,之原也罢,其他人也罢,温情只一心希望郁竹可以获得幸福,因为郁竹这一路走得实在太艰辛,太痛苦!另外,季风大人要不要考虑再写一次 H (温馨含蓄的就好)?如果全文中唯一的H是□□戏,咱们的郁竹也太可怜了吧? 看到一些mm催文的留言,温情也想说几句。《竹枝词》行文至此,在季风大人的精心雕琢下,已经一点点现出精美的轮廓。虽然温情和大家一样,急于看到最后的成品,可是假若我们给季风大人太多的压力,大人的手上如果出了些微的差错,就可能破坏了原有的意境。与其看到《竹枝词》草草结尾,温情更愿意大人把它打造成一部经典。所以温情恳请各位,给季风大人多一点体谅和支持。如果需要打发时间,晋江还有许多不错的作品,大家愿意的话,也可以和温情一样,把自己对《竹枝词》的感想述诸笔端,和姐妹们分享。另外,有几位朋友留言说喜欢温情写的长评,你们的夸奖令温情十分满足,借此机会,温情要诚心地跟大家道一声,谢谢! [1楼] 网友:眉笔 发表时间:2010-01-29 23:14:44
楼主真有才。也太了解季风了。呵呵。 [2楼] 网友:smh 发表时间:2010-01-30 23:36:51
很久没看到温大的长评了,细细读来,和大大的文章一样让人回味,字里行间透露出温大的细心研读,娓娓道来的是我看到说不出的精妙所在,文章精彩,长评精彩,这里确实值得我们潜伏深海,漫长的等待,换来的是最终的精彩,等待等待!!值得值得!! [3楼] 网友:冰凌萧萧 发表时间:2010-01-31 13:29:17
温情大人的长评和文章一样精彩阿~~分析的很透彻 没有文看 能有长评也不错~~呵呵 [4楼] 网友:angel 发表时间:2010-01-31 14:21:08
我追这文已经有两年了。还坚守在大坑边。。。现在看到温大的文,总算有了一点小小的安慰。 [5楼] 网友:殷狂 发表时间:2010-02-06 16:44:07
年少的时候,温情只喜欢看悲剧故事,看完后装模作样地感叹:“美好的东西就是要毁灭来给人看的”。如今年纪渐长,却发现这世界痛苦无奈的事情已经太多,而遇到一个真心相待的人又是多么的不易。因此,温情也渐渐落入俗套,更愿意读那些温暖的故事。唉,扯远了。 与楼主深有同感呀! [6楼] 网友:yunyun0802 发表时间:2010-03-07 15:31:21
温情太有才了。佩服佩服。如果你写个原创文,我一定也看 [7楼] 网友:yaoyao 发表时间:2010-03-08 07:11:38
很久没看见温情了,是不是弃文了? [8楼] 网友:默默 发表时间:2010-03-13 14:30:41
楼主,分析的真通透,我也不希望竹枝词,草草的收尾,这文我已经追了几年,一直收藏在最爱的书类里,不时拿出来看看,期待季风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经典之作 [9楼] 网友:ly854671 发表时间:2010-03-14 22:31:16
看到这个评论真的很开心啊!我也希望竹枝词不要太快结束,俺早就有把牢底坐穿的觉悟了!不过还是希望能在2012之前看到啊,哈哈! [10楼] 网友:冬眠的鱼 发表时间:2010-03-24 11:49:14
楼主真素牛人,看得透彻评得透彻,关键太有耐心,这评估计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希望季风看到有这么铁杆的读者,也该回来更更文。 [11楼] 网友:木叶下 发表时间:2011-04-19 23:15:26
LZmm你就代季风大大把这天坑填了算鸟 看你码起字来也很快的说 动手的时候告诉俺地址 俺来围观 [12楼] 网友:尤溪 发表时间:2011-07-08 15:33:12
我可以叫LZ一声温大吗?温大读的细腻,写的细致,实在让我们在季大总不更新的时候不至于太寂寞。 话说尤溪阅文这么多年来最不能忘的就是女皇中的阿览,和竹枝里的临了。 平心而论,论情深意切,临与览不相上下,论行文细致,雕刻入微,尤溪私下里觉得临稍逊一筹。 温大似乎也喜欢览? 话说览在昭阳殿外千瓣莲塘边的第一次出场就已经让尤溪再不能忘,惊为天人了。 风华与秋月齐明,音徴与春云等润。 从此之后华鉴容再美丽瑰艳,花魂附体,也不能在尤溪心中掠下一丁点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