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苗秒庙《路人甲穿书实录》曲阁流风投了1个深水鱼雷    喵苗秒庙《路人甲穿书实录》曲阁流风投了1个深水鱼雷    九舟山《克系修仙模拟器》拂剑去投了1个深水鱼雷    

对204-206狗儿这几章的理解

作者:小葡萄

报纸的文章有时看着会觉得她写得可精准。例如第一次给白以茅他们上课的时候,三郎出题目来逗白以茅,连这个题目都很准:三郎说“一个友人比你少吃xx个,另一个友人比你少吃xx个”。以前上数学课,我记得题型一般都是“一个比艾克斯多xx,一个比艾克斯少xx”啊,而报纸为了突出戏(搞)剧(笑)效果,特意用了两个“少”字,更加突出白的“贪吃”,特别逗。再例如写狗儿事件的时候,写到谁谁告诉三郎狗儿娘真实目的的时候,写那个人在桌面上点(还是敲)了两下,这个动作好传神,立马想起古装电视剧里的老戏骨就是这么演的呀,看着可有滋味。(啊确实有读语文课本的感觉,也是有点慌提醒自己不用考试只需娱乐)
然后,对204-206狗儿这几章,我都看哭啦,但是评论……。以前看完文章刷评论区是另一大欢乐啊,但现在……反复刷文都断网看,以免习惯性翻开评论区,但是有时忘记,或者是看到特别的地方,就很想像以前一样刷刷评论。终于忍不住,很想说说我对204-206狗儿这几章的理解:总的来说,我认为情节安排是符合逻辑的,行文也很精彩。评论觉得逻辑有问题,主要围绕在1.狗儿在许家干活奇怪村里人为什么会觉得他是负担。2.狗儿娘初初看来是好意,让她把人带走才是正常思路。3.奇怪怎么都不问问狗儿的想法。4.四娘确实很刻薄。
我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一.负担和好意: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村人没有核实狗儿娘及其丈夫的情况、没有理会狗儿奶奶的极度痛苦就同意带走,不符合古代对邻里、对同村人的团结和重视,推搪意味浓,同时反映他们觉得狗儿是负担。
古代国家对贫困户没有钱补贴的,全靠村人支持。狗儿在许家干活,只是暂时的事情,而且时有时无吧。他父亲虽然死了,但还留下田地,他和奶奶能种地吗?也得村里帮忙囫囵播种,也得村里帮忙囫囵收割,不然光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更加惨。土坑也是村人帮忙搭的,平时缝缝补补生病找医什么的不是事吗?以后可能也得村里帮衬才能娶媳妇,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负担”。就连殷兰和殷朵儿父母双亡寄居在有正经劳动力的叔伯家,都时不时被亲戚嫌弃、都经常担心被卖掉,因为有正经劳动力的亲戚都觉得她们姐妹是负担,何况无依无靠自身也没有任何“劳动价值”的狗儿和他奶奶呢?当然这也是因为以前村里所有人都太穷,大家怕自家人都养不起,更加担心没有能力管别人,但现在大家都有点钱了,不是过去的无能为力,而是不想管,觉得有人管皆大欢喜。所以没怎么问清楚就想把狗儿推出去。
古代对邻里、同村人的重视和现代不一样,前面说连王当这些外来人出门久了村人都会挂念,每次见到他们回来那种欣喜也是现代没法比的。前面找殷大娘时也说古人村里非常团结拧成一团,而且办事都很周到。相比之下,当时村里人是完全听狗儿娘和她丈夫一面之词,没有任何核实和对同村人的维护就想让他们把人带走,这就是问题,如果不是推脱而是真心为狗儿好,应该听了之后等一等,四方打听核实确实没有歹念真的待狗儿好才作打算。太过草率,就显出了小心思:正因为心里觉得少掉一个负担正好。
而且狗儿奶奶本来就疯疯癫癫,那天更是大哭大喊,无比痛苦。这里又涉及到报纸的另一个特点:她对老人都特别温柔,不太过于描写他们的惨状,但即使对冯阿婆没有多少着墨,也可以想象冯阿婆对狗儿的感情多深啊,这个孙儿是她唯一的执念了,如此绝望的哀痛之下,村里人却不帮她,还是觉得狠狠心把良心和脑子都暂时蒙蔽,把他甩掉算了。现代带个人走,知道对方姓名想找回三两下jc可能就抓到,古代带走了是死是活都不知。如果真的出事,到时就又得让三郎发动全部力量掘地三尺。就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心思,把什么都推给别人,自己好像也能找到借口说即使出事,自己也没有大错。万一真的遭到什么坏事呢?万一到时找不回来呢?三郎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跨省跨州把人找到的呀。
二.狗儿想法:如果我是狗儿,应该是迷茫、恐惧、悲伤远大于希望跟娘走。一个几乎没有见过,早已面目模糊的娘,其实更多是搞不清什么感情的迷茫。与他一直相依为命的奶奶在旁边大哭特哭,疯得比平日更厉害,村人话里话外想把他送走,他会好受么?他不会怕不会伤心吗?即使不怕不伤心,也不会一点不迷茫想立马跟娘走啊。
三.四娘:对前面村人要求太低,却又对四娘要求太高。村人都是成年人,却不要求他们办事要有审慎逻辑,不要求他们现在日子已经比较好要抛开以前因为贫穷产生的小气,不要求他们有点脑子和良心。而四娘只有十一岁?连县城好像都没去过(忘记有没有她进城环节)?除了在村里卖点东西见过几次世面?就要求她一是一二是二地考满分,我认为她能觉得不能不明不白把人带走、有勇气在所有大人面前作为小孩子说了那样的话先把人留下来,已经很了不起。并且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在向自己兄长学习,有胆量有脑子。如果每一次都寄望三郎的掘地三尺,大家都靠三郎一个不用带脑子生活了。
其实我自己看文的时候,没有这些疑惑,只觉得这几章那种无法言说的触动,让我哭了一次都不敢细看。但没想到……但分析之后,我还是认为逻辑通。
24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和完结评分]
[1楼] 网友:弥浅  发表时间:2020-04-20 10:19:35
好精彩的分析!
[2楼] 网友:开塔迪斯的小打雷  发表时间:2020-11-06 03:45:29
好用心的评论
[3楼] 网友:自己剥栗子吃  发表时间:2020-12-13 20:12:05
666
[4楼] 网友:夏夏2005  发表时间:2021-05-12 12:41:53
报纸对弱势群体很温柔,有怜悯心,而有的读者厌女,对女性老人小孩非常苛刻,他们只对男人顶礼膜拜。楼主也是一个温柔有主见的人,所以可以提取出重点来。
[5楼] 网友:陈二水、  发表时间:2021-06-23 21:38:33
为你手动点个赞
[6楼] 网友:betteroff  发表时间:2021-07-26 12:49:11
说的太好了!
[7楼] 网友:Exqusite丶  发表时间:2021-09-09 19:07:29
说的好
  • 评论文章:南北杂货
  • 所评章节:202
  • 文章作者:报纸糊墙
  • 所打分数:2
  • 发表时间:2020-03-16 21: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