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念遥遥》作者:月清
针对于我有个朋友的评价:1、公主有两个男人的爱,到了敌国也得到了很多善意,所以不用过于她的悲惨(这不算真正的悲剧)2、她和亲之后仅仅只是失去了回故国的自由。3、故国的皇上很好,还让子孙牢记公主的贡献。4、她可以选择不和亲。
我觉得这本文实际上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男主,我觉得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有公主。本文公主为了祖国,人民而选择去和亲,在古代那个时候其实结局已经注定了。以下发言是用我现在的看法结合当时的现实情况来评价,有不足欢迎一起讨论。 1、在古代包括现代,都过于强调了爱情这个概念,可这真的不是女性给女性自己编织的牢笼吗,对于大部分男人来说,爱只是占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他们生活上的重心在事业,爱只是无所谓一朵锦上的花,而很多女性(目前生活环境接触人群还是学生)确是把爱看得相当重要的,甚至常常忽视了自身的成长需要,往往想在一段幻想的关系里得到救赎,得到外力才得以成长,(在小说流行的主题中也有体现,如女频中男性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女性所有的权利光环都只来自于某某男性的妻子的身份,某某男的爱,难道一个女性的价值和经历要通过男性才能得到肯定吗)这种爱,请不要过分夸大其意义,对于男的来说,只是一种可以舍弃的东西,他们拥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给予或者收回,而在古代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往往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我不去辩证感情是否真挚,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代即便真的有爱,我觉得这种爱也只是一种枷锁,防止女性坠落得更深,可这个泥潭不是父权社会造成的吗,为什么要去歌颂一个枷锁?但我没有否认公主不是幸运的以及和单于之间的感情,我只是说拥有别人的爱,这种可以被任意收回,没有办法逆转局势的东西,对于公主来说算什么,难道还能用来抵消悲惨吗? 2、难道只有彻头彻尾的悲惨才算真正的悲剧吗?显然不是。悲剧来源于自身的局限性和时代的不可抗性。甚至我觉得这篇文里公主遇到的那些善意反而更增加了真实性,但公主的选择也更突显了现实。不管是对于故国的惦念还是公主嫁到月氏之后遇到的善意,对于公主来说都是逆境中的希望和安慰啊,但只能眼睁睁看着命运这只无形的大手来颠覆,给了希望,再把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打碎。就像是无边黑暗中的一盏烛,烛带来了温暖,可它难道没有把黑暗更突显出来了吗?(有温暖,也改变不了它黑暗的背景)到最后灭掉,也很符合悲剧的特征,不是一味的悲惨才叫真正的悲剧。 3、古代和亲公主失去的怎么可能只有回故国的自由,她们付出的是完完全全的一生,(多查查资料也知道)就哪怕是现在十几岁的一个孩子出国生活,也会面临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偏见歧视,尤其还是古代和亲,还有政治上的敌对(和亲公主要被祭旗),这辈子都将回不到家(也指心安处)。我觉得后来公主不想她的女儿出嫁也是不希望她的女儿再重复她的悲剧,也是对她心境的反映,所以才一再乞求女儿不要出嫁。 4、公主为了故国和子民前去和亲,始终惦念着故国,在艰难之时却收到初恋的信让各自开始新的生活,别扯这是希望公主好,皇上当然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可我不信他不知道公主本来就不可能放下故国,何况对于他和故国本来就是公主在异乡的慰藉,所以又谈何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最主要的是里面的皇上和单于都子孙满堂,基本上算美满一生了,而公主的儿女再一次重复悲剧,自己客死异乡,我自己在情感上过不去。当然,我没否认皇上在政事上的成就,可这本来就是他的责任,怎么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和公主的约定就勤政一生,顶多公主和亲这算个外因。我承认他心里有公主,但和国家大义来比就太微不足道了(详见1)写个史书这不是公主应得的荣耀吗,但这点他做的确实挺好的。我觉得这本书里公主也很好,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始终坚持着自我,非常理性。 5、她爹没有更好的选择,不是所有皇帝都能有无限的权力的,就像历史上某个皇帝因为不能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和文臣吵了十几年一样,她爹是没有办法因为一己私欲而选择不让公主去和亲的,因为明显她爹是想稳固江山的!她爹需要一位明事理识大体的女儿,百姓需要一位和亲公主来休养生息,而后宫没有其他公主,这是事实,这不是因为不想就可以不做的事。所以说这种“自请”其实也是迫不得已,顺势而为的。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推进的,个人的存在真的相当渺小,女主已经做到了她力所能及的了。 最后强调,我认为这篇文的主题爱情不是重点!!!所以不用一味重申多爱。 [1楼] 作者回复 发表时间:2023-04-15 19:47:04
呜呜呜姐妹写的真好T T [2楼] 网友:月清 发表时间:2023-04-15 22:49:57
yeah被翻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