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野心家》作者:吃吃吃饱饱饱吃
看到现在,的确意难平,不得不再说几句。有人一直嫌读者再这念叨没接阿萱,韶华没把阿萱放心上。有的读者攻击发表的读者烦,有的说去看元配吧,还有的说本来就是野心家,写的是韶华,又不是阿萱。还有的人说如果是男性的话,就不会,这本书不是写伟大的母爱的。是的,这本书写的是韶华,博爱自信的韶华。不是写伟大的母爱,那就不必洗白韶华了。本身就我看来,到190章都有阿萱穿梭其中,一是为了解释为什么上辈子没接阿萱,注意是没接阿萱(幼年的阿萱),不是没找阿萱(成年的阿萱)。至于阿萱长大成人,闻小三是不是因为韶华的原因抢了魏年,这本书没有写到呢,也不知道会不会写;二是做为高潮也可是巨大转折的推动,但是这个转折比以往的要生硬,bug比较多。三是确实有洗白韶华的意思,但是不太成功,如果按照某些读者来说,那不是讲伟大的母爱,那也可以说不是讲爱情的,这里我感觉对韶华和老闻的爱情描写也很多啊,这咋就没人说了,这也太双标了吧。有人可能会说人应该自私,先做自己,咋的就不能不要孩子追求幸福了?我不反对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大家其实都是挺喜欢韶华的,所以希望韶华能再做好点,而不是就这么轻描淡写的错过阿萱了,有人说韶华不走,探长就要来抓她了,那是没好好读,明显探长是证据不充足,无法定罪韶华,表兄也和韶华两清,不再追究了。至于杀人,真正如果以为阿萱死了,应该先去解决陈二顺吧,不是先来解决哥哥嫂子大姨,只能说解决哥哥嫂子大姨先是替自己解决,顺带替阿萱报仇作伴的。阿萱不论生死,娘家人都会因血缘的关系来沾光的。而且既然韶华当初想借官府之力,那么就不是在年下和闻知秋去应酬,最后被人追杀。为什么一定要等年后天暖接阿萱,年前最好跟小邵东家回老家岂不是更好,官府之力不是更好借?兄嫂大姨为什么来上海,不正因为小邵东家回去的好心么,谁能想到好心办坏事呢?所以种种差错,意难平说几句我觉得没问题。在这里叨叨阿萱也可以理解,没必要老说叨叨阿萱的没完没了。还有人说阿萱最起码在乡下平安长大了,韶华比阿萱不容易,刺杀,骗子都经历了,我觉的这对韶华来说不难啊,不被人嫉妒的是庸才。如果韶华要平庸,就没有后面这些了,而这些经历恰恰能对比出韶华的才干,至少看下来每个读者都是很爽的,韶华每次都很有手段的应付过去,完全没有问题啊!所以你觉得有的评论不合心意那就忽视好了,没必要说人家念叨,什么好走不送,你赞同就赞同下楼主就好,反正看文图的是作者的文笔和道理,大家都理解点吧。
[1楼] 网友:假名 发表时间:2019-03-04 21:54:26
我用了假名,怕被人攻击。楼主说的很客观,在上海连杀四人那段,确实有点崩了。韶华不是不爱孩子,也想接来孩子,所以支持楼主,在美国打官司这段很精彩,描写刻画的很多人物比如闻太太,怀特太太,夏洛特太太,还有这个警官都很真实生动。 [2楼] 网友:青青河边草 发表时间:2019-03-04 22:15:32
理解楼主,说得蛮真挚。这个问题真是要看读者对角色的感情,感情不同,感受就不同。像我对陈萱就比较无感,在看元配的时候,好像就对她的痛苦就没法感同身受,甚至觉得还不如怀特太太有印象,所以韶华没接成阿萱,对我的阅读体验就不影响。 |